Quantcast
Channel: 精神心理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59

與你分享的快樂勝過獨自擁有–大腦也這麼認為

$
0
0
share with friend

from:.imgion.com

在一次旅遊時同團有一家三代十來人一起參加,行程中看他們一直是和樂融融。一次午餐是吃火鍋,那家子就坐在我後面的大桌,我正忙著加菜涮肉時,背後傳來了聽起來很興奮的聲音…

「欸我告訴你把這個加進醬油裡味道很棒哦」
「欸我告訴你把這個加進醬油裡味道很棒哦」
「欸我告訴你把這個加進醬油裡味道很棒哦」

這絕對不是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講三次,而是該家媽媽一副發現新大陸的語氣到處跟人講,連續講了四五次還越講越大聲,我聽得青筋都快爆開來了,就在此時我突然想到…為什麼他這麼愛講呢?是不是因為與家人分享可以讓人感到快樂呢?

想是這麼想但有沒有什麼根據可以支持呢?畢竟我又不是名嘴可以說了算,還是要理性找科學根據的。十月發表於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期刊的這篇研究結果,多少可以支持我的想法,該研究發現確實與好友分享能夠讓情緒變得較正向。

研究找了60位、共30對的女性好友,每次都讓一對好友同時進行實驗。他們當中一位必須接受fMRI的掃描,另一位則是在另一個房間中坐在電腦前進行作業。他們必須看一系列照片並同時評估看照片時的感覺是偏正向還是負向。

圖片共有54種,分別是正向(ex. 美食)、負向(ex. 車禍)與中性情緒(ex. 家具)這三類。每張照片呈現前會先告知這張是跟朋友一起看還是自己一個 人看。若是先告知是「一起看」時,兩人會同時看到照片;若呈現「單獨看」時,朋友將需要做一個簡單的認知作業而沒看到照片。實際上兩人都看到順序完全一樣 的照片,並沒因為指示單獨與否而有所差別。

結果發現在看到照片時,如果有跟朋友分享的話會覺得情緒比較正向,無論照片是正向還是負向都有相同效果。也就是說原本正向的情緒會更正向,但原本負向的情緒會變得比較正向。確實,對應在生活中,我們常希望與好友分享喜悅,傷心難過時也會找人訴苦,以減輕不愉快的心情。

除此之外,研究也發現在分享情緒照片時,大腦腹側紋狀體(Ventral striatum)與腹內側前額葉皮質(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眼窩前額皮質(orbitofrontal cortex)這兩個地方會顯著較活躍。這幾個腦區都與獎賞/激勵有關,很像是當你知道這是跟朋友一起看時,大腦就會跟你說「好棒棒」般地獎勵你,於是乎你就會越來越喜歡跟朋友分享了。

想要讓快樂加成嗎?想要減低哀傷嗎?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與好友分享,而且分享可是會上癮的,也難怪臉書社群會有那多人願意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給朋友們,無法自拔吧。

最後點播這首非常應景的歌來做結尾…..

「……與你分享的快樂 勝過獨自擁有  至今我仍深深感動….」

資料來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59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