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精神心理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59

「不要再送貼紙了!」看牙醫的兒童們到底喜歡怎樣的小禮物呢?

$
0
0

文 / 彭士桓
畢業於臺灣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目前服役中。熱愛科學與文學,希望能將科學利用文字與大眾連結。

帶孩童去看牙醫一直是父母們相當苦惱的課題,兒童不安、哭鬧與抓狂,導致無法配合牙醫,這讓播放優雅音樂的診所瞬間成為吵雜混亂的夢魘。為了要讓孩童情緒穩定,不少兒童牙醫診所都設立了遊戲室,故事書與眾多布偶充斥在七彩繽紛的空間。此外,牙醫師為了讓小朋友盡量配合檢查,經常給予小禮物,也就是所謂的「正增強操作制約」(positive reinforcement)。除了老套又低成本的貼紙外,給予怎樣的小禮物,這些寶貝們才會乖乖聽話呢?

兒童通常對看牙醫感到恐懼,圖/by renatalferro@pixabay。

這有趣的小問題,位於英國威爾斯波思牙醫診所的 James Coxon 與倫敦國王學院進行了相關的實驗,並發表在 BDJ 期刊上[1]。52 位兒童參與了這次「看牙醫,選禮物」的實驗,依據年齡分為三組:4-5 歲、6-7 歲以及 8 歲,並詢問他們看完牙醫後最想得到的獎賞(十種不同的小禮物,皆不超過 2.5 歐元(約新台幣88元),平均為 1.53 歐元(約為新台幣54元))。除了孩子外,照顧者也被要求猜測小孩所選擇的禮物。那就讓我們來看看實驗的結果吧!

4-5 歲的實驗組,33% 選了吹泡泡玩具、24% 選公主徽章、19% 選恐龍紙飛機。

6-7 歲的實驗組,46% 選了螢光筆、18% 選恐龍蛋(泡水會孵出恐龍模型)、18% 選外星人彈弓。

8 歲的實驗組,36% 選了復仇者聯盟的模型、21% 選了恐龍蛋。

沒有任何一位小朋友想要貼紙!!!

全部受試者中,只有 18 位照顧者成功預測自己小孩想要的禮物,而年紀越大的孩童組別,其照顧者越顯著地無法預測兒童想要的禮物(P=0.003)。

玩具總動員另一成員..恐龍^^,圖/by 辰&騰@flickr。

研究者提到,由於孩童們並沒有特別喜愛某一種禮物,因此應該要給予廣泛的選擇,並且是新穎的玩具。或許有些人會覺得給予這麼多禮物會使牙醫診所多出比較多的額外支出,但這些供選擇的玩具都是低價的,而且比起浪費更多寶貴的看診時間及治療花費,這絕對是划算的交易!

為何無法預測年紀稍長的兒童他們所喜愛的禮物呢?作者的假設是照顧者與孩童的相處時間減少,無法暸解他們喜歡及不喜歡什麼。作者最後提出正增強操控制約如何增進兒童與牙醫的治療,以及給予獎賞的時機點等,都還需要更多實驗加以研究。

除了看牙醫以外,兒童從小到大皆需要定期施打疫苗,也讓身為家長的我們感到頭大,「只要乖乖,等下我們就去買禮物!」這樣的正增強操控制約似乎是比較常見的做法,畢竟打針本身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也無法再以威脅(負增強操控制約)方式恐嚇兒童進行,這樣只會造成更大的心理恐懼。那倒底該怎麼做呢?

兒童的心理我們真的了解嗎?圖/by 禁书 网@flickr。

我認為除了給小禮物外,給予孩童心理上的支持,並且養成固定週期在同一家醫院診所與同一位醫生進行檢查,適時地轉移他們注意力,然後切記不要嚇小朋友,如此一來便有機會讓孩童不再懼怕看醫生!

給大家的忠告:

To 醫生:請不要再給孩童貼紙了!多買一些有趣跟上時代的小物吧!給兒童們更多的選擇。

To 父母(照顧者):請多多陪伴孩童,他們一下就長大了,再也不會害怕看醫生,請多多了解他們的喜好吧!

To 兒童:希望你們可以喜歡並且好好善待父母送你們最珍貴的禮物——一副健康的牙齒!

source:wikimedia

參考資料

  1.  Coxon, J., Hosey, M. T. & Newton, J. T. What reward does a child prefer for behaving well at the dentist? 3, 17018 (2017).

The post 「不要再送貼紙了!」看牙醫的兒童們到底喜歡怎樣的小禮物呢?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59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