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篇都有雷,請自行迴避)

《復仇者聯盟4:終極之戰》其實是一部經歷災難後如何康復的電影?圖/IMDb
從臨床心理學的角度而言,《復仇者聯盟4》其實是一部經歷重大災難(《復仇者聯盟3》結尾一半人口量子化消失了)的超級英雄如何逐步康復的故事(但康復的不太完整)。也因為這樣的韌性,才讓超級英雄們加添了許多人味。他們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困擾著眾生都有的煩惱。
復仇者英雄們的壓力反應
故事的一開始,每個倖存的超級英雄,其身心反應略有不同。但與平常人相同的是,他們面對這場輸到底的戰爭災難,並沒有比一般人堅強到哪裡去。他們也出現各種身體、認知、情緒、行為等壓力反應1:鋼鐵人會沮喪,避免碰觸相關話題;鷹眼會自我懷疑,浪跡天涯;美國隊長與黑寡婦會感到罪惡感,不斷自問為何是自己活著。當然有的人,如綠巨人浩克、蟻人、驚奇隊長、涅布拉、戰爭機器、火箭浣熊、瓦爾基麗、奧科耶逐漸回到正常生活,執行每日任務。

雷神索爾在電影前半段的狀況最為糟糕。圖/IMDb
但反觀雷神索爾的狀況最為糟糕,每天酗酒、暴飲暴食、自暴自棄、喪失自信、足不出戶、沈迷電玩。若考量其嚴重性,甚至可算是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範疇了(故事前半段會以為自己看錯電影了,這不是《海邊的曼徹斯特》3嗎)。若以上述 12 人中,只有 1 人符合診斷的話,其發生率約為 8.3%,此結果與創傷後壓力症終生罹病風險8.7%2,算是非常接近。只能說劇本的田野調查做得相當詳盡,絕對不是隨意瞎扯一個比例。
- 想知道更多有關雷神索爾的啤酒肚討論,請見延伸閱讀:你長得真的很「雷神」?關於《復仇者聯盟4》的驚奇索爾
康復的典範:美國隊長
在五年的復原過程中,美國隊長演繹了康復的良好典範。他進入各種倖存團體中,提供自身的經驗,不是單純的停留於任務簡報(Debriefing)而已。所謂的任務簡報是指團體運作的一種方式,主要讓團體成員報告在災難中發生了何事,透過陳述細節來回顧自己的行動。
這不是一種正式的心理治療,而是一種互助性團體,目的是讓參與者減輕急性壓力反應,並且在必要時讓參與者比較願意接受下一階段的正式照護。目前任務簡報是否有實際效果仍有疑問4,有一些研究認為有實際功效,但有一些研究覺得此方式的團體運作與控制組並無顯著差異,也無法減緩後續創傷後壓力症的發生,甚至認為會妨害自然恢復的歷程。《復仇者聯盟4》中,只要超級英雄回顧對抗薩諾斯的戰爭中自己做了什麼事時,大家就會陷入低落情緒,無法自拔。因此若只留在任務簡報的層次,對超級英雄們一樣會有不良影響。

美國隊長還進入各種倖存團體中,提供自身經驗。圖/IMDb
美國隊長的行動做了更多,不只凝聚了成員的向心力,並且持續鞏固大家的信念。他持續做到了許多該做的事情1,如結構時間保持忙碌、不像雷神索爾陷入物質使用、維持日常生活、持續與他人互動、計畫事情並逐步增加自己的控制感。在這五年間讓所有成員漸漸增加適應性功能,故事並由此推進到蟻人回到現實世界,找到反攻方法的劇情轉捩點。

心理病理學的角度,長期抱持著巨大的自責與罪惡感並不健康。圖/IMDb
劇情的進展也活生生地反應現實。鋼鐵人、黑寡婦、鷹眼等主角群其實是抱持著巨大的自責與罪惡感,這樣的想法並未隨著時間消失。因此若是出現可以自我犧牲的機會,他們會毫不猶豫。
但以心理病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方式並非最佳選擇。醫療的存在應是為了更為良好的生命品質,讓自己面對已經發生的災難事件時,可以有彈性、耐心的包容各種結果,接受超級英雄也有無法改變的事實,並將責任讓所有同伴共同承擔。如此看來,美國隊長最後選擇停留在過去與雷神索爾選擇開啟星際旅行,無疑才是最佳的心理復原表率。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 面對重大災難,如何心理自救?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Mental Disorders, 5th edition. (2013).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Association.
- 《海邊的曼徹斯特》:創傷後,重新生活
- Pfefferbaum B , Jacobs AK , Nitiéma P , Everly GS Jr. Child Debriefing: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Base. Prehosp Disaster Med.2015;30(3):1 10.
The post 留下來的人該怎麼辦?解析《復仇者聯盟4》中超級英雄們倖存後的因應方式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