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精神心理 – PanSci 泛科學
Browsing all 65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搔癢要別人才有感覺!但為何自己搔自己不會癢?

文/文詠萱 相信許多人都曾經疑惑過:為什麼我們沒辦法搔自己癢呢? 想要解答這個問題,你不妨試試看用手按壓自己的手臂,或是將手指碰在一起,是不是跟別人碰觸你的時候感覺很不一樣呢? 這是因為當別人要碰觸我們的時候,我們並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碰到自己,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改變觸摸的方式,相較於「自摸」會有更多驚喜;換言之,沒有驚喜感,我們也就很難搔癢自己。而最近瑞典林雪平大學 (Linköping...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依附類型」從何而來?這要從童年開始說起──依附理論系列(十五)

在泛科學撰寫依附理論系列,已經有兩年的歷史了(?),但是,我似乎沒有把這四種依附類型,做一個詳實的介紹。有些人或許會問我,這四種依附類型究竟有什麼差別?恰巧,最近讀到一本課本,專門在介紹這四種依附類型的個案,在經過我的消化之後,決定特別寫一篇文章,來詳實介紹這四種依附類型。...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大麻可能的新用途:治療抑鬱症?!

本文轉載自「BioArt」,一心关注生命科学,只为分享更多有种、有趣、有料的信息。投稿、合作、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微信ID:fullbellies 或邮箱:sinobioart@bioart.com.cn 北京時間 1 月 15 日淩晨,李曉明教授團隊在 Nature Medicine 雜誌上發表了題為 Cannabinoid CB1 receptors in the amygdalar...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如果「利他能」不是聰明藥,那它的作用是什麼?又為何有這樣的誤會?

除了長生不老之外,一夜之間突然變「聰明」、輕輕鬆鬆就可以考一百分,應該是所有人都想要的吧。所以凡是用於改善情緒、睡眠、注意力等的藥物,都相當容易被誤解為可以提升成績的「聰明藥丸」。因此,美國大學生也一度出現濫用「利他能 (Ritalin) 」的情形。 利他能其實是用來治療注意力不足 (ADHD)...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人生大事難以抉擇?用「最佳停止點」來幫助你下決定吧!

大學新鮮人通常是戀愛解禁的時刻,但如何抉擇愛情,是許多莘莘學子一生的困惑。許多人喜歡對他人的感情做出評論,但似乎沒有人使用科學或心理學的方法來討論。這個問題在歐美地區一樣很常見,高中生情侶上大學後分隔兩地,第一次回家過感恩節假期,之後往往就會分手,俗稱為「火雞分手」(Turkey drop,如果你很好奇拿這個辭去Google,你會發現很多有趣的事)。...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心情不好怎麼辦?可以把沮喪丟掉嗎?——《憂鬱的演化》

我們為什麼沮喪?看看各家學者怎麼說 達爾文在紅毛猩猩和黑猩猩身上就可以觀察到沮喪的痕跡。圖/pixabay 自達爾文在紅毛猩猩和黑猩猩身上觀察到沮喪的跡象至今,行為科學界已經發展出許多與低落心情的適應價值相關的理論。有一派學者一開始就假設: 由於競爭經常會產生對峙這種危險的後果,所以心情低落有助於降低衝突。...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因為愛所以悲痛:從喪親看我們面對死亡時的傷慟歷程——《憂鬱的演化》

圖/pixabay 我們想到喪失親友時,腦中最先浮現的通常是死亡一事在文化中的外在表飾: 棺材、墓園、反覆聽見的哀悼之詞「我很遺憾」、黑色、殯儀館。 要釐清憂鬱的歷程,就從動物的喪親之痛開始著手...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一起追求快樂吧?但我笑著笑著就哭了——《憂鬱的演化》

當我們追求快樂,我們就會快樂嗎? 可惜這些書不是真正的快樂,我們的傷從不肯完全的癒合 。圖/pxhere 我們是唯一的物種,會依靠文化來引導自己找出哪些感覺值得嚮往,又該如何處理令人令人不快的感覺。在人類嘗試「糾正」低落心情時,一直都不只是靠自己。從來沒有一種動物像人類一樣,有這麼多關於心情低落時該怎麼做的建議可以參考――精神上的、藥物的、心理學的、源自民間的都有。...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假裝堅強,是為了避免受傷和失望——心理解析《我們與惡的距離》(1)

你曾經聽過這樣的話嗎: 「哭有什麼用?哭能夠解決問題嗎?」 「你就不能看開一點嗎?」 「你還要再難過多久?」 「現在年輕人都像你這樣草莓族嗎?一點壓力就承受不住。」 如果你曾經遇過這樣的人、聽過這樣的話、甚至把這些傷人的話放在心裡,時常拿來複習,那麼很可能在不知不覺當中,你「終於」變成一個「堅強」的人——像喬安姐一樣。 你「終於」變成一個「堅強」的人——像喬安姐一樣。source:大慕影藝...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我真的值得別人對我這麼好嗎?——心理解析《我們與惡的距離》(2)

編按:在上一篇〈假裝堅強,是為了避免受傷和失望——心理解析《我們與惡的距離》(1)〉中,我們談過了喬安的生氣經常是為了掩蓋悲傷,也提到天晴把母親推開,有時候只是怕自己受到傷害。 而本篇文章我們繼續來聊聊,你是否曾像大芝一樣,在受到他人關心的時刻不知所措?當你明明感覺到自己很脆弱卻又假裝堅強的時候,是什麼支撐著你?   ——-以下有一、二集劇情描述,怕雷慎入——-...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刺激依核會怎樣?讓你快樂得不要不要的——《放空的科學》

獎勵系統不僅在你達到目標時提供歡愉的感覺,也會持續預測你正在做的事情會有什麼結果,並在每個階段獎勵你。 計分表。圖/pexels 人類大腦中有個獎勵中心,那是麥吉爾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彼得.米爾納(Peter...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少了50美分保護費,改變了歐洲心理學界:鮑德溫辭職風雲

先前心理史學偵探系列談過知名心理學家華生(John Broadus Watson)及其實驗對象小艾伯特的故事──漏掉的人不要緊,請自己往前補課: 性研究讓心理大師丟教職?解密華生百年奇案 做完古典制約實驗後,小艾伯特去哪兒?(上) 做完古典制約實驗後,小艾伯特去哪兒?(下)...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劇透《復仇者聯盟 4 》一時爽但不一定全家火葬場?科學如何解釋暴雷這件事!

圖/bgr.com 下周三(24)是許多影迷們翹首期盼的《復仇者聯盟 4 :終局之戰》(Avengers: Endgame)上映日,然而近期網路上卻流出一段關鍵場面的側錄合輯,各大社群網站和相關論壇首當其衝、淪為重災區。羅素兄弟(Russo Brothers)隨後發布公開信向粉絲喊話,請大家別爆雷,為其他人保留觀賞樂趣。 導演的公開信。圖/Marvel...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從《我們與惡的距離》看無差別殺人(1):撕裂了無數家庭的事件,卻找不到關鍵的成因?

編按:公共電視、CATCHPLAY與HBO Asia共同推出的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播出後掀起了如火如荼的討論。從無差別殺人事件展開了一系列關於加害者、被害者、加害者家屬以及被害者家屬,還有媒體以及與論的探討,讓我們能從更多維度的面向去思考這樣的悲劇之後仍未解的那些事。...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從《我們與惡的距離》看無差別殺人(2):普通的家庭為何會養出殺人犯?

編按:公共電視、CATCHPLAY與HBO Asia共同推出的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播出後掀起了如火如荼的討論。從無差別殺人事件展開了一系列關於加害者、被害者、加害者家屬以及被害者家屬,還有媒體以及輿論的探討,讓我們能從更多維度的面向去思考這樣的悲劇之後仍未解的那些事。...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留下來的人該怎麼辦?解析《復仇者聯盟4》中超級英雄們倖存後的因應方式

      (全篇都有雷,請自行迴避)           《復仇者聯盟4:終極之戰》其實是一部經歷災難後如何康復的電影?圖/IMDb 從臨床心理學的角度而言,《復仇者聯盟4》其實是一部經歷重大災難(《復仇者聯盟3》結尾一半人口量子化消失了)的超級英雄如何逐步康復的故事(但康復的不太完整)。也因為這樣的韌性,才讓超級英雄們加添了許多人味。他們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困擾著眾生都有的煩惱。...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擔心暴雷和爆膀胱?臉盲才是你看《復仇者聯盟4》最該擔心的事

本文無雷,請安心服用。 近年來幾部長篇影視作品紛紛完結,大結局對於觀影者最大的挑戰,不只有漫長的劇情伏筆時間線以及道具,再來就是那些數之不盡源源不絕峰峰相連到天邊的角色了。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不只前有 20 部電影劇情,光是官方有正式做海報的英雄就達到 32...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鞋子顏色和左右腦優勢有關?真相在這裡,別被大腦和假消息騙了!

最近,Line 群組流傳著一張鞋子的照片,據說只要在上面看到不同的顏色,就能夠知道你是「左腦人」還是「右腦人」,也能讓你知道自己究竟比較感性還是比較理性。 挖~賽~一張照片就能讓你更了解自己,還不趕快測測看!? 神秘的左右腦測試圖,你測了嗎? 等等等等,你有沒有覺得事情怪怪的?到底人類的大腦是多簡單的東西,可以被隨便一張照片輕易破解? 色彩恆常性:只是你的眼睛業障重,跟左右腦沒關係!...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一直死還是一直玩,《隻狼》和《血源詛咒》的玩家到底在想什麼?

早上在找論文時,意外翻到一篇2014年探討關於電玩遊戲的zip之作(會解壓縮,看一篇等於看100篇的意思)[1]。以前我總是覺得,我的好基友朱家安從血源詛咒[2]玩到隻狼[3],一直死一直死,躺在地上的時間比起怪物躺在地上的時間還多,到底有什麼好玩? 看完這篇文章,再配合最近同學督導課時跟大家講的話,突然恍然大悟、醍醐灌頂啊! 圖片取自隻狼遊戲畫面。 怎麼會有人可以玩《隻狼》而不放棄?...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活動力十足的小小孩,到底需不需要午睡?

兩到五歲的小小孩需要睡午覺嗎?圖/pixabay 許多家長在養育小孩的過程中,都面臨了同樣的困境:如果兩到五歲的小小孩不願意睡午覺,我們應該強迫這些小孩睡覺嗎?...

View Article
Browsing all 65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