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精神心理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59

面對童年逆境經驗,又該如何才能過得健康?《深井效應》所說的故事

$
0
0

上一篇文章裡,提及了許多童年逆境對於生理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但是,本書的作者哈里斯,正是致力於治癒這些影響的一名醫師,因此,在《深井效應》的後半段,全都是在談她所找尋到的治療計畫1

治療童年逆境的六大項目

哈里斯針對童年逆境經驗有一套自己的治療模式,而她的治療模式,根據兩位研究端粒脢的學者依莉莎白·布雷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與伊莉莎·艾波(Elissa Epel ) 的著作來看確實是有效的──睡眠、心理健康、健康的人際關係、運動、營養、冥想等六大項目,是有助於提升體內端粒酶含量的重要因素,而端粒酶正是能夠重建縮短的染色體端粒的重要酵素2

而運動除了能幫助端粒酶的釋放之外,作者也提到,在臨床研究上,規律運動會促進身體釋放一種叫做「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蛋白質,這是大腦和神經細胞的肥料,作用於海馬迴和前額葉皮質等對學習與記憶很重要的腦區,藉此增強大腦的運作1

規律運動的好處多。圖/pixabay

除此之外,規律運動也能調節壓力反應,改善失調的免疫系統,如果每天做一小時會出汗的運動,就有助於有惡性壓力反應的人調節其免疫系統,讓免疫系統選擇在對的時機發揮作用1

而飲食健康也有助於增強免疫力、提升大腦功能,透過攝取 omega-3脂肪酸、抗氧化劑、水果、蔬菜、全穀植物纖維等食物,能夠增加免疫系統的活化,減緩發炎反應1

冥想的益處也不遑多讓。圖/pixabay

至於近年來很流行的靜坐冥想,也名列作者提到的六大保護因子之一。早在 1996 年,就有醫生將 21 名患有冠狀動脈疾病的成年患者,區分為冥想組與對照組,並測量他們在跑步機跑步的能力,再經過 8 個月的冥想訓練之後,冥想組跑步的強度可以來到控制組的 112%,跑步時間則是控制組的 115%。而在跑步時,如果受試者的心電圖產生變化,代表心臟受到壓迫,在 8 個月的冥想訓練之後,心電圖產生變化的時間延後了18%,控制組則沒有變化3

而除了增加心臟的強度之外,作者也整理了一系列冥想的效果,其中包含降低壓力症狀、提升生活品質、增強HPA軸線、降低皮質醇濃度、促進健康睡眠、增加免疫功能、降低發炎反應1

哈里斯認為,這是因為壓力會啟動戰或逃的交感神經系統,冥想則有助於啟動我們的副交感神經系統,讓心跳變慢、血壓降低,帶來和壓力反應相反的效果。

由研究轉型青少年身心健康中心

事實上,哈里斯也曾在她的醫院內,進行冥想的療程,她找來了 15 位逆境分數高達 4 分以上的女孩,進行 10 周的正念訓練,每週花費 2 小時練習正念和瑜珈。從她的冥想計畫中,以及其他的營養飲食、運動計畫中,確實看到了孩子們每天的進步,有的孩子在學校能夠專心學習了,有的孩子有效控制氣喘,或是減重成功了。

他們一步一步的建立起對抗童年逆境的六大保護因子:睡眠、心理健康、健康的人際關係、運動、營養、正念。

但可惜的是,他們的人力只能在實作和撰寫研究報告當中選一個,而作者認為,比起發表研究,她覺得能夠讓這些孩子復原,是她更想要做的事情,所以她的實作沒有論文可供參考,但如同前面所述,這六大保護因子有著科學根據足以支持。

在 2011 年8月,本書的作者哈里斯成立了舊金山灣區青少年身心健康中心,並逐漸展開了跨部門的聯合診治,讓不同科別的醫生以及心理諮商師、社工師,形成了一個完美的分工網絡,為該區的孩子提供良善的照護,並且將篩檢「童年逆境分數」作為診斷的一個重要指標。

哈里斯的這些醫療成果,造就了一場醫學上的變革,但是關於變革的內容,已經超出了本篇文章要討論的範圍。而《深井效應》一書中,最重要的是,讓人們得以用不同的角度重新審視童年逆境經驗——這不只是社會問題、不只是心理問題,同時也是公共衛生、生理醫療的問題。

在文章的最後,附上哈里斯在 TED 的演講。儘管童年逆境經驗足以影響人們的一生,但足夠的保護因子,也為受害的孩子們開啟了一個通往治癒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

  1. 深井效應:治療童年逆境傷害的長期影響
  2. Blackburn & Epel(2017). The Telomere Effect:A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Living Younger, Healthier, Longer.Grand Central Published
  3. Zamarra, Schneider, Besseghini, Robinson, Salema (1996).Usefulness of the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program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Volume 77, Issue 10, pp.867-870

The post 面對童年逆境經驗,又該如何才能過得健康?《深井效應》所說的故事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59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