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59

危險駕駛較無同理心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Saudi youths demonstrate a stunt known as "sidewall skiing" in the northern city of Hail

一項刊登在NeuroImage期刊上的新研究指出有危險駕駛記錄的人社會認知及同理心相關的大腦部位較不活躍。

捷克的心理學家在優良及不良駕駛人觀看交通安全影片時檢測了他們的大腦反應。目的是為了解為何當大多數人選擇遵守交通規則時,有些人卻忽略規則,不將他人的性命看在眼裡。

「我們把駕駛行為當作一種檢測社會行為的指標,有較多利社會行為的個體較會遵守規則且安全駕駛,而有較少利社會行為的個體則較不顧他人安危且危險駕駛」,主要作者中歐技術研究院(the Central Europe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Jana Zelinková及同事寫道。

交通安全宣導通常是藉由強調「危險駕駛行為會危害他人的生命安全」來引起同理心。在此研究中研究人員播放了一系列會讓人對道路事故受害者產生同理心及同情心的公共安全影片。

研究人員認為優良及不良駕駛人在觀看危險駕駛造成傷亡的影片時大腦會有不同的反應。

他們認為安全駕駛人的顳上溝(superior temporal sulcus)會特別活躍。此部位與臉部辨識、同理心,及猜測他人心理狀態的能力有關。

研究人員使用功能性磁振造影比較了25名無不良駕駛或車禍記錄駕駛人與19名至少有一次不良記錄(如酒駕、吸毒駕駛或超速)駕駛人的顳上溝反應。

研究參與者在功能性磁振造影機內觀看了12段隨機出現的開車短片。

其中6段影片與危險駕駛(包括超速及酒駕)造成的傷亡有關。

其他6段影片則是汽車廣告的中性駕車影片。當觀看與傷亡有關的交通安全影片時,安全駕駛人的顳上溝較為活躍。

最後,實驗參與者重新觀看所有的影片且被要求口頭描述及評論每一段影片。接著研究人員評估每位參與者描述內容的同理程度。他們發現較在意影片中個人行為所造成的影響的人顳上溝區域較為活躍。

由此看來,顳上溝較為活躍的個體較在意他人,而非自己,研究人員如此做結。換句話說,當處於影片中的情形時,危險駕駛人比較不會替他人著想。

資料來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59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