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精神心理 – PanSci 泛科學
Browsing all 65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危險駕駛較無同理心

一項刊登在NeuroImage期刊上的新研究指出有危險駕駛記錄的人社會認知及同理心相關的大腦部位較不活躍。 捷克的心理學家在優良及不良駕駛人觀看交通安全影片時檢測了他們的大腦反應。目的是為了解為何當大多數人選擇遵守交通規則時,有些人卻忽略規則,不將他人的性命看在眼裡。...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9個亞斯伯格症名人-為什麼他們能夠一展長才?

亞斯伯格症兒童的興趣專一,像是對分子排列的喜好。圖片來源:wikipedia 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媒體旋風,讓社會開始關注亞斯伯格症。你是否好奇,還有哪些人也有亞斯伯格症呢? 亞斯伯格症候群是泛自閉症中的其中一種,患者會有社交及溝通障礙、固執或興趣狹隘的症狀。他們可能對常規無法理解,不能領會非語言的溝通。因為許多亞斯伯格症患者的興趣專一且執著,所以常表現出特殊的天賦,有不少名人都是亞斯伯格症患者。...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預測「未來」智力

智力測驗的發展,迄今已超過一百年了。臨床心理師必須就其手邊有限之資料,以科學之方法,像「回到未來」的電影一般,推估其「未來」(生病之前)智能。在醫療的場域之中,此種難題,輪番上演,永無休止,持續鍛鍊臨床心理師的判斷、決斷能力。 CC by Harald Groven 個案狀況說明...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人格病態雷達-《非典型力量》

  人格病態雷達 二○○三年,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的精神病學教授里德.梅洛伊(Reid...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無畏-《非典型力量》

無畏 傑米和他的同伴並不是最早把無畏和堅毅二種特質聯繫在一起的人。 舉例來說,根據英國林肯大學(University of Lincoln)李.克拉斯特(Lee Crust)和理查.季根(Richard...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黑暗三性格」和詹姆斯.龐德-《非典型力量》

「黑暗三性格」和詹姆斯.龐德 強尼在生活每個轉折點都有辦法,讓自己不論在什麼處境下能善用情勢,最後處於有利的一方。後來,他順利進入情報機構工作。 「凱文,出人頭地的不只是能人志士,」他說,「卑賤的人也行,你知道嗎? 我兩者都是,好人或壞蛋就看我喜歡哪個。」要從強尼如此出眾的精闢見解中挑毛病可真不容易。...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美國狙擊手:淺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電影《美國狙擊手》中,描述美國海報突擊隊士兵Chirs Kyle的一生傳奇故事,此文章有劇透。 電影《美國狙擊手》劇照 Kyle在911事件後,被派往伊拉克戰場擔任狙擊手,而他精準的槍法拯救了許多美國士兵的性命,甚至擁有「傳奇」的稱號,但當他回到美國時,卻心繫戰場而無法融入平民的正常生活。 耳邊的源源不絕槍聲—PTSD...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空虛寂寞覺得冷,會傳染?

圖片來源:電影《九品芝麻官》 「你有沒有曾幾何時覺得空虛寂寞覺得冷?」 電影《九品芝麻官》 裡的這句台詞,隨著第四台每年高達40次的反覆放送,連不識愁滋味的國小孩童都能朗朗上口。台詞會紅憑恃地也不單是高曝光率,「空虛寂寞覺得冷」多少帶出了現代人生活上的百無聊賴。...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學習障礙在DSM-5上的變化

看完DSM-5診斷準則的第一個感覺是,診斷整個被放寬了。過去很多模糊空間,被說明的更加清楚,白紙黑字被定義出來,迴旋空間變得較小,能自由心證的地方減少,個人好惡也可以被減到最低。也許這在區辨診斷上是好事,大家都有清楚的準則可遵守,個人可以解釋的空間縮小,「敏感性」與「特異度」也會大幅提高。 圖片來源:Learning-Disable 看完之後,將需要注意之地方,一一說明如下: 1.低成就分數被確認:...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如何面對兒童青少年之替代性創傷

替代性創傷(Trauma by Proxy)並非直接發生於小孩身上,真實的災難事件可能在千里之外,但透過媒體或口耳傳播,卻可能在孩子的身上出現創傷後反應。雖然替代性創傷在最新的診斷準則(DSM-5)中並未正式納入創傷後壓力症之中,但其行為及情緒反應與此狀態類似。 CC by TaniaVdB...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照鏡子不是愛漂亮,是在認真做職能治療!

文/楊昀霖...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社群媒體促使飲酒

新研究指出,要是臉書使用者愈常看到飲酒相關頁面的分享或評論,他們會愈想喝酒。密西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在詢問了超過400名研究參與者當他們看了及回覆飲酒相關臉書頁面/連結後的感覺。結論是,與這些飲酒相關資訊有愈多的接觸,會愈想喝酒。 此研究的作者,助理教授Saleem...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那些熬夜欠下的債

文 / 圖:高至輝(東京大學醫學系研究所神經生理學教室博士生) 過年守夜,不管是打麻將打電動還是嗑瓜子看電視,都是農曆年讓人難忘的經驗。但一直以來,「晚睡傷身體」的說法甚至不用專家提醒,家中長輩都可以有一套對於睡眠不足如何傷身的見解。但是在寧靜的夜晚遭受到各種現代科技入侵之後,熬夜有時候像是種難以避免的宿命。 圖:熬夜對研究者來說像是難以避免的宿命。...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格雷沒告訴你的BDSM心理學

(本文不由格雷企業贊助) 因為《格雷的五十道陰影》,原本聽起來可怕的BDSM性愛(註1),變得稍微「親民」了些(感謝格雷,讚嘆格雷)。但根據心理學家的諸多研究調查結果,其實格雷並不能反映大部分的BDSM實踐者-至少多金、年輕、有六塊肌又有直升機的總裁本來就是少數。 BDSM實踐者有多少?...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旋轉舞者」視錯覺大破解

文/謝伯讓(謝伯讓的腦科學世界) 你看到的舞者是順時針旋轉、還是逆時針轉呢?? 這個旋轉舞者,是日本網頁設計師 Nobuyuki Kayahara 的傑作。有些人會看到順時針轉、有些人看到逆時針旋轉、有些人看到一半還會由順轉逆、或者由逆轉順。...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跨出你的舒適圈──正向心理學給我們的一些啟示

文 / 龔佑霖 還記得去年九月,我第一次寫部落格時,寫了一篇名為《也許,改變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困難》的文章。可是我們也都知道,當我們真正要改變的時候,常常又覺得壓力很大。我們總是希望能夠走出舒適圈(confront...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用對方法,安慰才有效

文 /心靈偵探(龔佑霖) 「你知道嗎?我的指導教授又把我的論文給退回來了……」她一面說,一面露出了難過的表情,彷彿整個世界都隨著她的嘴角,垮了下來。「我已經改過好幾百遍了!他就還是不能滿意!」 「噢!別難過了啦!高興一點,往好處想,至少這讓妳的論文能夠變得更好呀!」他聽完之後,毫不猶豫地脫口而出,試圖讓氣氛緩和下來。...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55-38-7溝通黃金比例?一個溝通法則的誤用

CC by José Manuel Ríos Valiente@flickr 相信你一定在很多地方,聽過這樣的說法吧:我們的溝通,有55%是來自於身體語言(body language),有38%來自於語調(tone of voice),只有7%來自於說話的內容(actual word spoken)。 但是,這一句人人能夠琅琅上口(?)的溝通黃金法則(?),真的是這樣子嗎?...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半杯水的故事:樂觀,真的比較好?(理論篇)

When it comes to 樂觀與悲觀,我想你一定會聽過這個小故事: 一個玻璃杯,裡面有半杯水,悲觀的人會說:「只剩下半杯水了。」;樂觀的人會說:「還有半杯水耶!」。 這就是樂觀與悲觀的不同,嗎? 以虐狗(X)習得性無助(learned...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心理學家新見解:少少變態,並非壞事

圖片來源:電影《獨家腥聞》 我們自以為我們很懂「變態」...

View Article
Browsing all 65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