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精神心理 – PanSci 泛科學
Browsing all 65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談憂鬱症的K他命療效

Credit: Davi Ozolin via Flickr 文/王俸鋼|彰基司法精神醫學中心主任,專長:司法精神醫學、犯罪學 憂鬱症一直是精神醫療相當關注的疾病,...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當深愛變成殺害:恐怖情人,要的到底是什麼?

前幾天發生的情殺案,不論是對「高材生」的刻板印象、「愛太快」的後遺症、或是情殺與暴力電玩的關聯,都引起廣泛的討論。但最讓人感到不解的是:如果對方是你最愛的人,為什麼你要傷害對方?如果放手能讓對方得到幸福,為什麼不願意離開,還要苦苦相逼? 以色列心理治療師Ayala Malach Pines可能會告訴你,有時候我們在親密關係裡要的並不是愛本身,而是「控制感」──尤其是在你得不到愛的時候...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絕對會讓你大開眼界的「盲視」現象!

你有聽說過「盲視」嗎? 這可不是盲僧李星那種聽音辨位五連殺、也不是李嗣涔教授那種手指識字喔! 廢話不多說,先讓大家看一段影片。你相信片中這個人看不見任何東西嗎: 上面影片中的現象,這就是曾經引發許多哲學戰文的「盲視」(blindsight)現象! 猴子海倫 盲視的最早案例,是一隻叫作「海倫」的猴子。海倫是英國心理學家懷斯克朗(Laurance Weiskrantz)實驗室中的一隻恆河猴。1965...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同性戀去病化的醫學科學歷史

Credit: Jasn via Flickr 文/黃璨瑜|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台灣精神科專科醫師,現服務於高雄快樂心靈診所。 「我看到台灣守護家庭官方網站上面寫著,你們精神科同性戀的診斷,是用舉手表決去除的,你們很不科學耶!」 許久不見的同學,竟然劈頭就問,令我一頭霧水的問題。走了精神科,總會有些奇特的遭遇,不過對於反精神醫學、反精神藥物倒是見怪不怪,習以為常。...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到底是香醇的紅酒比較貴,還是昂貴的紅酒比較香?

這本心理學好書《香醇的紅酒比較貴,還是昂貴的紅酒比較香?從食物、性、消費、藝術看人類的選擇偏好,破解快樂背後的行為心理》(How Pleasure Works: the New Science of Why We Like What We...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保護青少年,從共進晚餐開始

Credit: kid-josh via Flickr 文/林奕萱|高醫精神科醫師 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當中,如果有被霸凌的經驗,與未來諸多心理健康問題,如焦慮、憂鬱、自殺意念、自傷行為及破壞行為等,都有關聯。然而,快速發展的網路媒體與社群,不得不讓我們關注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除了青少年本身之外,這更是家長與老師們需要關心的課題。...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阿斯匹靈,治療心碎也靈?

Credit: malloreigh via Flickr 文/李覓農 還記得那個著名的研究孩童自制力的「棉花糖測試」Marshmallow Test嗎?當初設計實驗的心理學家,這些年來仍一直在進行後續的研究,如今已84高齡的米歇爾(Walter...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靜坐的初學者手冊

《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21世紀最實用的身心轉化指南》是一位父親和女兒共同的靈性探險之旅的成果,他們都是學過科學的知識份子,籍由這本書介紹靜坐的正確觀念,以及探討其科學根據。 《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作者楊定一(John Ding-E Young)是長庚大學、長庚科技大學、明志科技大學、長庚生物科技、美國Inteplast...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縮陽到底是不是一種病?

Credit: Éole Wind via Flickr 文/林奕萱|高醫精神科醫師 從媒體上看到一則新聞:在中國海南島三亞市東北邊的陵水黎族自治縣,最近發現一種只會出現在男性身上的「怪病」:「縮陽症」,並且提到「陸陸續續都有年輕男性發病」,只要用「祖傳祕方」在下體擦藥,就可以痊癒。咦,這似乎與周星馳電影當中,具有「縮陽入腹」神功的鼇拜,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斜塔錯覺

文/謝伯讓/謝伯讓的腦科學世界 大家有沒有覺得右邊的斜塔比較斜?這是錯覺喔! 這是2007年美國最佳視覺錯覺冠軍(leaning tower illusion):只要把兩張一模一樣的斜塔照片放在一起,右邊的斜塔看起來會比較斜。 原因:根據經驗,平行線向遠處延伸時,兩條線在越遠處看起來會彼此越靠近。反之,當兩條線向遠處延伸卻沒有彼此越來越靠近時,必然不平行。...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行為理論能應用在孩子的教養嗎?

Credit: Stephan Hochhaus via Flickr...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幽默有個臭名聲-《笑的科學》

令人驚訝的是,從我們歷史上來看,幽默一直不太受歡迎。柏拉圖在其著作《理想國》中,將幽默視為非法行為,宣稱它使人從更為重要的事情中分神。不只有他一個人這麼想;古希臘人儘管見地卓越、開明進步,也認為笑很危險,會使人喪失自制。霍布斯稍為實際一些,宣稱幽默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僅限於智識劣等的一群。因為幽默給予他們自我感覺良好的機會,尤其是當他們指出他人不完美的時候。...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全面啟動清明夢

電影《全面啟動》的主人翁打造了壯觀的夢境場景,而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可能透過訓練來控制夢的劇情?有了電刺激和聲光訊號的幫助,我們或許更容易在睡夢中想起自己身在夢境,不只恣意飛天遁地,甚至能克服日常畏懼的心魔。 文/麗丁‧卡特塔(Rita Carter) 譯/蔡承志 清明夢是在夢境中「清楚知道自己在做夢」的狀態,因此可在夢中隨心所欲打造自己的夢想王國。...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我看左上方,所以我不是好的公務員嗎?

昨天在立法院上演了一場攻防戰,最後考試院買眼動儀的預算被刪除了。多數的民眾大概是霧裡看花,不知道這到底是在演哪一齣戲,究竟是歹戲拖棚的本土劇,還是充滿創意挑戰感官的HBO影集呢?...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人性中的傲慢與偏見:認知失調

Credit: Mo via Flickr 主觀不止於「直覺」...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比較優的性別-《笑的科學》

「美國中產階級社會中的女人,第一、不會說笑話。她們注定會毀掉笑點,而且總把事情的順序搞混等等。還有,她們『聽不懂』笑話─這已是公理。簡而言之,女人毫無幽默感可言。」...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經驗共享,讓感受加劇

photo credit: Libertinus via photopin cc 不管是一起看電影,一起吃飯,一起追女孩,一起走過還是一起喔喔,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研究與他人共同(共享)經驗,發現經驗共享既讓美好的事更美好,也讓痛苦的事更痛苦。經驗共享像是一台放大機,讓經驗的主觀感受加劇。...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有趣的關係-《笑的科學》

幽默是個社會現象,它對人際關係有直接的影響。我們之前看過,當一群在笑的人圍繞在你周圍,會增加我們認為笑話好笑的機會。但是這個影響反過來也是有效的:保持幽默的態度會改善我們社交的品質。這透露了一些重要訊息,不只是幽默,還有人際關係這件事,都是需要透過共同的經驗,讓彼此更加接近。我們會和有相似生命觀點的人互相聯繫,而幽默正是開啟這些觀點的最好方法。...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天生眼盲的人做惡夢的機率為四倍之多

丹麥睡眠醫學中心的新研究指出天生眼盲的人做惡夢的機率為一般人的四倍。此研究也證實惡夢與白天的壓力有關。「此研究證實了長久以來存在的假設,“非睡眠時的情緒經驗與惡夢有關”。天生眼盲的人在白天時顯然有較多危及生命的經歷」,此中心的研究助理暨研究主要作者Amani Meaidi表示。...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嘴巴說不要,身體倒是挺老實的嘛

撰文|楊智翔 編輯|PanSci Y編 口嫌體正直,是傲嬌的重要屬性之一。萌點就在於傲嬌雖然可以用各種言語來掩飾情緒,卻騙不過自己的身體,還有讀者的想像力跟恥力。所以這篇文章絕對不是為了你們才寫的啦,哼! 不同情緒下身體的感覺模式。|image courtesy of Aalto University 有研究指出,既使是很普通的情緒也會引起明顯的身體反應。透過身體地圖(bodily...

View Article
Browsing all 65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