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鎮靜安眠藥會造成失智嗎?失眠很痛苦,但又怕吃藥會有副作用?
撰文:洪櫻娟醫師(高雄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 在精神科門診的初診患者中,大約有一半以上有失眠的困擾,在這些患者當中大部分都有超過三個月以上的慢性失眠史,甚至已經忍耐多年不得已才來就醫,不是自己嘗試過各種方法,就是吃過各種健康食品或偏方,或是在其他科醫師已經開過安眠鎮靜劑,還有的已經拿親朋好友的藥來吃過一陣子了,甚至嘗試用喝酒來助眠,但卻總是擺脫不掉失眠的糾纏,每一個夜晚的來臨都覺得備感壓力。...
View Article自己胖不是胖,媽媽害你的?
俗話說:有健康的身體,才有健康的腦袋。 而現在,科學家發現證據支持這句諺語了!他們發現poor diets(任何有害於身體的食物)對生命的各個階段,從胎兒發育到老年都會造成不良影響。神經科學學會年度會議上發表了這項研究,研究指出懷孕母親吃下典型的現代西方飲食後,可能會阻礙子宮內寶寶的大腦發育。而相同的飲食也會造成青少年情緒抑鬱,並使老年人引發癡呆症與帕金森氏症。...
View Article7種令人大開眼界的疾病
世界上有許多真實存在的疾病是你作夢都想不到的:持續且非自願性高潮、喪失恐懼感,或從皮膚長出奇怪的纖維。而其中有些症狀充滿爭議、聽起來很陌生,甚至令人難以想像,以下為你介紹7種醫學上的奇異疾病。 Credit: Dmytro Konstantynov | Dreamstime 埃勒斯-丹洛斯症候群(Ehlers-Danlos Syndrome,簡稱 EDS)...
View Article人類天性嗜權,小人永世長存?
21世紀的人性觀 現代科學世界理解人性問題有了更寬濶的眼界,得悉人性之複雜多變,性善性惡論兩極二分的人性觀,經已是中小學教育遺留下來的辯論遊戲,毋須認真。基因研究也逐漸擺脫「自私基因」的迷思,重新正視天擇底下,基因影響行為傾向的「多元並存」,生存模式之複雜、隨機與多變,但礙於探討基因的主題會令內容過分延伸,筆者只打算從演化及臨床心理的角度,探討生物的權力支配,與人類操弄權術的一些本質。...
View Article愛的萬物論:為什麼我們會相愛、背叛和分開?
如果你深愛的人只剩下兩年可以活,你會選擇留在他身邊,還是轉身離開? 前幾天折耳兔邀我一起去看《愛的萬物論》,走出電影院時,我腦袋裡面一直迴盪著這個問題(以下有雷,但有研究發現劇透會讓你更喜歡這部電影)[1]。 「嘿,你覺得世界上真的存在一個理論或算式,可以用來解釋所有事物的誕生與隕落嗎?」她說,用右手將鬢角撥到耳際後,左手拿起咖啡杯,微微抬頭看我。 「我不知道耶,不過當Stephen...
View Article夜貓子注意!晚睡較消極悲觀
Photo credit: Flickr user RelaxingMusic (Creative Commons) “你每次的睡眠時間是多久呢?” 美國賓漢姆頓大學(Binghamton University )的雅各.諾塔(Jacob Nota)和梅瑞狄斯.科爾斯(Meredith Coles...
View Article愛使你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from:Wiki 文/柯佳宜 戀愛的季節一到,處處可見一對對情侶手牽手漫步街頭,戀人們的世界充斥著粉紅泡泡,幸福的滋味讓人如漂浮在雲端般輕柔。戀愛除了能為生活增加色彩,帶給人愉悅的幸福感外,長期處於浪漫關係中可能還存在著另一種價值喔! 先前研究發現較為神經質(Neuroticism)的人,在面對各種關係情境時會傾向於做較壞的想像,這種現象稱為關係解釋偏誤(relationship-specific...
View Article被美感所牽引的品牌忠誠度
from:Wiki 文/高星皓 你對於某個品牌的汽車情有獨鍾嗎?吸引你的是因為他擁有強大馬力?低耗油?還是它外觀看來超酷呢?或許多數人會認為,車是買來開的,當然是考慮到它的功能啊,好開又安全才是重點。然而來自舊金山州立大學(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一項研究指出:品牌忠誠度以及對於品牌的喜愛是受到「外觀」所影響,「性能」甚至是「價錢」的影響力並不大。...
View Article小三心理學:為何我們劈腿、介入卻又糾結?
「或許因為我自己也是小三扶正吧?從開始交往起,沒有一天不擔心他劈腿。別人都說,搶來的總有一天會被搶走。果不其然,這些日子以來我們分分合合,他偶爾偷吃,我時常心軟。只要每當他對我好,我就無法思考。我只好說服自己,我是他『必須的愛情』,而他身邊其他的『超級好朋友』,只是『偶然遭遇的愛』,玩玩而已[1]。」那年期中考週,我們坐在淺水灣的lounge...
View Article我們的決定真的常出錯嗎?
人生無常,很多事也很難判斷對錯,不過有些事幾乎總是會發生,例如計畫總是趕不出變化XD 例如進超市本來只想買罐豆漿,卻被黑心廠商的買一送一而動了心,加買了牛奶和布丁?我博士班師母認為禿頭的男人最醜,結果卻嫁給了禿頭的老闆…… 哈佛商業院的教授法蘭西絲卡‧吉諾(Francesca Gino)在《為什麼我們的決定常出錯?哈佛教授的9堂心理課》(Sidetracked: Why Our...
View Article哲學(以及數學和物理)排擠女性?
文/謝伯讓(謝伯讓的腦科學世界) 文人雅士群聚的巴黎左岸,一對父子攜手從咖啡館前走過,一位正在高談闊論的哲學家見到了這對父子,此大哲學家先是眉頭一皺,隨後就氣定神閒的跟旁人說到:「這小孩是我兒子!」 請問,這位哲學家是小孩的什麼人?(假設牽小孩的父親沒戴綠帽、哲學家也沒有在玩弄文字和話語的定義。)...
View Article什麼是平衡感,平衡感好就不會暈車嗎?
來源:Flickr 文/楊昀霖 什麼是平衡感,為什麼有人可以輕鬆地單手騎車,但上了汽車卻暈半天像條蟲。有人走在路上一不小心就仆街掛彩,在車上竟然能像條龍! 想了解這個問題我們要先知道什麼是平衡感,再來探討暈車的機制。首先,你必須知道大腦是由三種感覺受器接收訊息,再藉由控制肢體維持平衡。這三種感覺受器分別是視覺、本體覺與前庭覺{1}(Bundy, 2002),介紹如下:...
View Article回應《哲學排擠女性?》,問題根源出在哪裡
作者:楊梓燁〈捷學的哲學〉 泛科學刊登了一篇文章,標題是《哲學(以及數學和物理)排擠女性?》。身為女性主義者,其實我頗喜歡泛科學刊登一些探討性別議題的文章,讓大眾更關注性別平等;但作者在處理性別議題時把一些細節位忽略掉。所以決定寫這篇文,談談自己的看法,作一交流。 總括而言,《哲學排擠女性?》的論證可以整理為如下: 社會存在「女性缺乏某種智性天賦」的刻板印象...
View Article性愛心理學:怎樣做愛才可以越做越愛?
做愛可以讓感情增溫嗎?本文回顧近年來的性愛心理學研究,試圖回答兩個問題: 越做,真的會越相愛嗎? 怎麼做,才會讓彼此快樂? 首先,常做愛的人比起不常做愛的人,更愛彼此。在一項調查13000人的研究裡,16%受訪者說他們至少已經一個月沒有性愛了,他們比起其他人更不快樂[1]。但聰明的你一定也想過,這個結果也可以反過來看:正因為他們不愛彼此,所以不常做愛。 邊做邊說,越做越愛...
View Article靈魂伴侶此生唯一──《如果這樣,會怎樣?》
Q: 如果每個人真的只有獨一無二的靈魂伴侶,也就是這茫茫人海中,隨機出現的唯一有緣人,那會怎樣?──班傑明.斯塔芬(Benjamin Staffin) A: 那會是多麼可怕的惡夢啊! 獨一無二的隨機靈魂伴侶―這個觀念本身就問題多多。正如提姆.明欽(Tim Minchin)在〈如果我不曾擁有你〉(If I Didn’t Have You)歌裡所寫的: 你的愛是百萬裡挑一;...
View Article我也想知道我不知道什麼…
「我不知道」,在很多時候,尤其是在學校和職場上,是比髒話還難出口的,特別是在美國。畢竟他們的祖先沒像孔老夫子一樣教誨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論語》‧〈為政〉)。 不過人生總有例外,大一上課時,教生命科學的老師特別驕傲地說,上生命科學的課,學生隨便問,不少問題老師回說「我不知道」並不是件丟臉的事Orz 不過,與其回說「我不知道」,我特愛回說「我也想知道」XD...
View Article人為疏失還是機械故障?你怎麼想,決定你對鬼島的希望
為什麼我們感念機長的捨身取義(而不是相信人為疏失)? 為什麼我們要抵制再搭復航的飛機? 為什麼我們要稱讚開水門的英雄與開扣救四人的老翁? 在駕駛繞過電塔沿基隆河飛、復航半年左右連兩起空難的這些事實之外,是什麼在背後主導著我們的信念?這篇文章並非談論誰對誰錯,誰該負責或誰是英雄,而是換個角度去思考:有時候我們的信念,會不會只是為了讓我們懷抱多一點希望?儘管這樣的想法,並不一定是事實。...
View Article寫在復興台北空難之後:從創傷之中,重新站起來
文/心靈偵探Psydetective 2015年2月4日,一個下著雨的日子,一架載著53名乘客的客機,於10點45分從台北松山機場起飛,前往金門。不料在起飛沒多久之後,引擎就出現了問題,機長不斷要將飛機拉高,卻徒勞無功,飛機在起飛不久後失去聯繫。11點左右,飛機企圖迫降於基隆河,機身傾斜擦撞環東大道後,墜毀在南港汐止交界一帶的河面上,造成三十餘人身亡。...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