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所知,生氣是人類最古老也最原始的情緒之一。早自數千年前,生氣便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情緒,它能幫助我們的祖先度過艱辛的時刻。在遠古時代,食物、潛在伴侶和住所相對稀少,因此生氣是極為重要的情緒,它賦予了先人生活中必須具備的動力和能量,使他們在面對生命危險或繁衍後代的威脅時能順利生存。
雖然現代人的生活環境不像早期充滿危險,但人腦仍會因為某些特定情況而生氣,例如受到不公平對待。只要有人對我們大聲吼叫或怒視,我們大腦中的杏仁核便會觸發警報,釋放兩種關鍵荷爾蒙──腎上腺素和睪酮素──讓身體準備反擊。
跟杏仁核一樣,大腦的前額葉皮質也會受生氣情緒的刺激而活化。前額葉皮質負責掌管決策行為和理性思考,確保我們不會做出非理性行為。相關研究指出,從怒氣被觸發到前額葉皮質評估該做出什麼反應,所需的時間不到兩秒鐘;這也就是為什麼長輩經常建議:怒火中燒時要先從一數到十。
一般認為男性和女性對憤怒的感受不同,女性的憤怒通常慢慢累積而成,且需要時間釋放;男性則容易將憤怒的感受形容成一團燃燒的怒火,但他們的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研究指出,這是因為男性的杏仁核比女性大,而這也是統計數據顯示男性比女性更具侵略性的原因。
生氣有益身心健康?
許多人把生氣視為浪費能量且毫無益處的負面情緒,然而如同所有人類的情緒,生氣其實具有其演化性目的;當然,前提是你得用正確的方式生氣,才能產生正面效果。如果我們能坐下來思考為什麼會被某人或某事觸怒,那麼怒氣就會有助益;如果我們無法調節生氣時所做出的反應,那麼長期而言並不會帶來幫助。
研究指出,理性地釋放怒氣有益身心健康;相反的,壓抑生氣的情緒反而會對某些人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引發憂鬱症。持續性和經常性的憤怒,則可能引發高血壓甚至是心臟疾病。
本文節錄自《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 國際中文版》第19期(2016年04月號)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知識大圖解
The post 生氣時,大腦在做什麼?──《知識大圖解》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