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精神心理 – PanSci 泛科學
Browsing all 65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壓力太大一夜白頭?原來是交感神經太亢奮啦!

文/nerdy 交大理科碩士畢業,半吊子的科學狂熱者,投稿是種消遣。 相傳,在法國大革命時,法國皇后瑪麗.安托瓦內特 (Marie Antoinette) 在被送上斷頭台行刑的前一晚,瞬間變得白髮蒼蒼。 姑且不論這是否為民間軼事,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似乎也能發現「壓力」與「頭髮變白的速度」間,存在某種因果關係(比如說政治人物上任前後的髮色差異),如今,或許可以用科學的方法解釋這個現象了。...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孩子微聽損,事情並不微小,父母滿腹辛酸誰人知?

文/雅文基金會聽語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助理陳芳茹、研究員羅明 「真的需要戴助聽器嗎?」、「會不會影響小孩未來的語言發展?」這些是微聽損兒父母心中的疑問與擔憂。 國際專業期刊 Journal of Deaf Studies and Deaf Education 最近刊出的研究,訪談了 20...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網路匿名制度如何造成責任分散「道德解離」?從南韓「N號房」性犯罪事件談起

文/何晨瑋 一個幼教系雙主修心理諮商的大學生,致力挑戰大眾的刻板印象。文章多以日常故事為基底,並透過心理學、哲學等領域的角度,重新反思生活與生命的核心價值。個人部落格 目前有兩份相關提案持續進行中。圖/截圖自青瓦台請願網。 近期南韓「N號房」性虐待事件,引發全球高度關注。這起事件涉及 74 名女性遭到詐欺恐嚇等犯罪方式,被迫拍攝性虐待、性剝削的影片,且至少有 16 名未成年人,而最小的受害者年僅...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超長工時值夜班,補休後的身體機能會恢復嗎?從本土醫師輪班資料談起

作者/陳思宇、林煜軒,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 值夜班的超長工時,對生理機能會有什麼影響?補休之後能夠恢復嗎? 人類面對壓力的生理學研究中,工時超長的住院醫師是控制條件最好的研究觀察模型。因為住院醫師有相近的年齡、教育程度、生活環境,而且工作的性質也非常相近,可以客觀量化比較壓力的影響。 除了一般的正常時間上下班,一般醫院的醫師還有輪值夜班的要求。醫師在值班當天必須從早上 8...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為何網路性犯罪者會覺得自己沒有錯?由《黑暗網路》看韓國N號房事件

文/長安 臺大中文所碩士,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成員。參與出版《城市邊陲的遁逃者》,《說妖》桌遊、小說,《臺灣妖怪學就醬》。近期出版《特搜!臺灣都市傳說》 前陣子,韓國發生了一起震驚社會的網路性犯罪事件,「N號房事件」。對 N 號房事件的關注,也從韓國燒到了台灣。為什麼這起事件如此令人驚駭?因為它暴露了社會最廣泛、最真實的黑暗面——觀看「N 號房」內非法色情影片的人數,居然高達 26 萬人之多。 「N...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讀《科學》期刊專欄經營研究團隊:處理衝突的三個重要心法

作者/林煜軒,國家衛生研究院醫師 最近分別在頂尖期刊《科學》(Science) 與《自然》(Nature) 的職涯專欄各看到一篇談經營管理的文章,摘錄幾段自己非常有共鳴的重點,讓學術界的朋友們參考。 《科學》期刊的文章是在「寫給年輕科學家」專欄,討論如何處理研究團隊衝突的幾個心法。 薩比諾女人出面調停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Sabine...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你所不知道的刻板印象正在威脅你!刻板印象、偏見、歧視有什麼不一樣?

文/何晨瑋 Vicky Ho|一個幼教系雙主修心理諮商的大學生,致力挑戰大眾的刻板印象。文章多以日常故事為基底,並透過心理學、哲學等領域的角度,重新反思生活與生命的核心價值。個人部落格 「因為你是女生,所以不可以把頭髮剪這麼短!」 「喔!你是幼教系的,所以你們只要陪小孩玩就好,對吧(哈哈哈)?」 「因為你是客家人,所以比較小氣?!」 以上的敘述句,有沒有讓你覺得非常政治不正確呢?...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睡眠習慣小健檢:有睡就行了嗎?哪些壞習慣會讓人越睡越差?

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常會為了工作而去學習許多軟硬實力,希望可以讓自己快速成長、在工作上有好的表現。但似乎很少人注意到讓人好好睡一覺的「好眠力」也是需要學習的。 每個人都會睡覺,這似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但事實上多數人對於睡眠都不求甚解,不知道它的影響力有多大。因此,多數人對擁有良好睡眠這件事沒有足夠的關注,更往往不知道該培養哪些習慣,讓自己好好睡一覺了。 身心狀況的重要指標:睡眠...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面對選擇,你是害怕風險,還是尋求風險?從心理學中的前景效應談起

文/何晨瑋 Vicky Ho|一個幼教系雙主修心理諮商的大學生,致力挑戰大眾的刻板印象。文章多以日常故事為基底,並透過心理學、哲學等領域的角度,重新反思生活與生命的核心價值。個人部落格 年節期間,彩券行總是人潮滿滿,風靡全家大小的就是刮刮樂,不論金額大小,總有人願意掏錢出來買。不過,你曾想過究竟是什麼影響了你決定購買多少面額的刮刮樂,以及買到多少才停手嗎? 如果現在你有 95% 的機會贏得...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人何必說謊?用心理學實驗揭穿說謊的秘密

這幾天,海軍敦睦艦隊染疫引起了軒然大波。不過,網路上大家的討論重點卻不只是「防疫漏洞」,而是懷疑:國軍「又」說謊了。有人認為擠牙膏式的回應,讓民眾難以相信軍方說詞;也有人臆測長官把責任推給下屬……而不論大家的猜測為何,似乎都對於「說謊」這件事情,感到生氣。 只是,我們不是鍵盤柯南,調查跟檢疫也都應該交由專業人士執行。所以,這篇文章不會討論案件真相,而是想帶大家看看,要怎麼做,會讓人願意誠實呢?...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身體受傷會發炎,但你知道心智也有可能會發炎嗎?——《終結憂鬱症》

作者/艾德華.布爾摩 (Edward Bullmore);譯者/高子梅 編按:本書不同於傳統生理、心理二元論觀點,而從免疫學的角度切入、結合神經科學,重新思考憂鬱症與身體發炎的關聯。文中的 P 太太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也被作者診斷有憂鬱症的症狀。...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除了食療、放血,過去還有哪些針對憂鬱症的神秘治療?——《終結憂鬱症》

作者/艾德華.布爾摩 (Edward Bullmore);譯者/高子梅 編按:文末寫到的 P 太太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也被作者診斷有憂鬱症的症狀。 在醫學上,憂鬱症比發炎還要古老。我們到羅馬時代才知道發炎的基本病徵,但古希臘時代就已經知道「憂鬱」(melancholia)這回事了。 從古希臘開始就有「憂鬱」這個概念。圖/GIPHY 大約西元前 400...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再壓力一點點我就發炎囉~輕微的壓力就能影響你我免疫——《終結憂鬱症》

作者/艾德華.布爾摩 (Edward Bullmore);譯者/高子梅 編按:不同於傳統生理、心理二元論觀點,作者從免疫學的角度切入、結合神經科學,重新思考憂鬱症與身體發炎的關聯。 壓力是最廣為人知,但又最不為人所了解的憂鬱症成因。它是眾人通曉的生活現實,我們每個人都可能親身或看別人有過因為壓力而感到憂鬱的經驗。...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心理學解析《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為什麼這款遊戲如此令人上癮?

本來這篇文章要等到我的動森機(《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特仕版主機的簡稱)到手之後才要開始寫;沒想到還沒到,我就受不了了,實在是被燒太大:我的朋友同學、甚至連阿嬤都從當中獲得許多療癒,y編一直想加我好友邀我去他島上玩、好基友朱家安畫了許多非常可愛的衣服,更不用說網路上面流行的鬼滅之刃、哈利波特套裝了⋯⋯好像沒玩落伍了!...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甩開工作無力感,掌握時機很重要:該如何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作者/Yulina Huang 我們在做一件事之前通常會決定要做什麼、怎麼做、和誰一起做,卻很少用心選擇要在什麼時候做。我們每天都有許多待辦事項,但少有人認真思考究竟要在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效果會最好,幾乎是透過自己的直覺或當下想做什麼來決定先做哪件事。 在繁多工作事務的生活中,你是否曾想過好好安排每件事務的「時機點」?圖\pexels 什麼時候做什麼事,其實是一門大哉問...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防疫期間,該如何跟家人好好相處?來測驗親子「社交距離」類型!

文/雞湯來了蕭子喬 校稿/雞湯來了陳世芃、張芷晴 製圖/雞湯來了黃珮甄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防疫期間,家中有人改為線上上課,也不能出去趴趴走放電;有人改為在家上班,時不時忙於搶口罩、酒精……人心惶惶,許多人都受疫情、作息變動而苦。躁動不安的物種長時間相處在一起,該如何保持心理的相互支持、不吵架和平相處? 本文使用「親子界線」理論觀點,帶你看家人之間「心」的社交距離,多遠才恰恰好?...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死了都要愛!那些熱愛屍體無法自拔的動物們

文/nerdy 交大理科碩士畢業,半吊子的科學狂熱者,投稿是種消遣。 以下是今天的焦點新聞:今天下午 A 市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社會案件,據目擊者指出,起初只是看到一具烏鴉屍體倒在路邊,他也不大在意,接著一群烏鴉聚集到屍體旁,並開始「姦屍」。等等!……烏鴉 ? ……姦屍? 咦???? 等等,師爺你給解釋解釋,牠到底在幹嘛?圖/Kaeli Swift 烏鴉看見同類屍體會怎樣?用標本來測試! 2018...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在家工作時該如何跟另一半好好相處?看見「需求」,欣賞對方另一面

文/雞湯來楊宜臻 校稿/雞湯來了陳世芃、張芷晴 製圖/雞湯來了黃珮甄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他平常下班回家都說不出話來,結果上班和同事視訊講三十分鐘侃侃而談是怎樣?」 「他在會議中這麼積極,主動跟主管提案、好多點子,平常在家只會癱在沙發上,連叫他洗碗都叫不動,他是故意的嗎?」 常常因為另一半「上班一條龍,下班一條蟲」而感到火大或不滿嗎? 最近因為疫情,許多國內外公司將上班方式改為「在家工作 」...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越鋪張的婚禮越難持久──法科地史合作企劃

最近碰巧看到了一個機智問答的綜藝節目,裡面出了一道題目,詢問參賽者「美國研究指出,婚姻相差幾歲,離婚率最低?」答案選項有一歲、五歲和十歲。根據該節目指出,離婚率最低的族群是彼此相差一歲的夫妻。然而,這份調查是否可信? 我找尋了原始研究,確實顯示了夫妻年紀相差越大越容易離婚,但該份研究卻未提供不同年齡差距的離婚比例。不過該份研究的重點其實是「越鋪張的婚禮與越昂貴的婚戒,離婚的風險可能越高。」...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摸不透的疫病,該如何迎戰?瘟疫史教我們的事

採訪編輯|蕭智帆、劉芝吟;美術編輯|林洵安 從古至今,人類如何面對疫病?...

View Article
Browsing all 65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