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困心中愁城─《停不下來的人》
所謂的「執念」實在不足為外人道,但這裡特別指臨床上的嚴重執念,完全霸占所有的思考空間。單單一個念頭或想法,竟能盤據內心數天、數週、數月,甚至數年之久,簡直不可思議;就像光憑人類的腦袋瓜,很難想像地質時間的長度、電子運動的速度,或者蜂鳥翅膀每秒的拍打次數。以下是我想到的絕佳比喻:...
View Article壞念頭─《停不下來的人》
俄國小說家托爾斯泰深知,人類的理智無法趕走不想要的念頭。他小時候會跟哥哥和妹妹玩個遊戲:世上有個叫「螞蟻兄弟會」的祕密社團,有許多美好的事物等待成員發掘,而入會的唯一條件就是必須站在房間角落,而且不能想到北極熊。但無論再怎麼努力,托爾斯泰和其他兄妹都辦不到。 忍不住一直想我嗎?source:tableatny...
View Article強迫症一族─《停不下來的人》
部分病人出現「特殊的偷竊行為,卻找不到任何理由或動機」。現在,偷竊症的案例遠少於強迫症,而相較於一般在商店中順手牽羊的小偷,偷竊症患者的年紀通常比較大,而且就像妥瑞氏症患者一樣,他們在偷竊前備感焦慮,偷竊後反而鬆了口氣。類似的疾患還有購物癖(或稱強迫購買症),它曾於一百年前短暫出現在精神醫學的教科書中。...
View Article酸世代的網路正義:從亞綸地震到Cindy自戕,我們要的是什麼?
從前幾天的炎亞綸地震論引起的跨時空論戰,到Cindy疑因「靠北部落客」的網路霸凌而離世<1><3>,甚至前陣子的阿帕契風雲、八萬奶頭妹、陳為廷襲胸、甚至更早的冒牌生抄襲事件等等,都有幾個很重要,卻又費解的社會現象:是什麼讓大家這麼氣?為什麼我們明知道有些話會逼死人,卻仍不停地留言抒發?言論自由與網路霸凌的界線又在哪裡? 門墊效應:為什麼這麼氣?...
View Article耳鳴時,你的大腦長怎樣?
cc Flickr @ jen collins 週末午後與朋友坐在咖啡廳,輕鬆愉悅的氛圍下,突然一記嗡嗡低頻襲擊而來,難道是店內的咖啡機在運作?我詢問坐在對面的朋友是否有聽到任何聲響,答案令我失望。這到底是哪來的聲因,該不會是我的幻聽吧……...
View Article毛小孩,是如何虜獲你我的心
「喂~寶貝有沒有乖乖呀,有按時吃飯飯嗎?」老爸在電話那一端詢問著,但這關心的對象並不是我,是家裡的那隻毛小孩;自從離家讀書後,回家都發現自己的地位不再,狗狗只要淚眼汪汪地盯著爸媽就有點心享用,而我就算把眼睛睜再大再可愛,只換得自己去解決的回應;好傷心為什麼明明都是小孩,我卻失去無法獲得他們的心~...
View Article多元成家:是世界末日還是大勢所趨?
source:wiki 文/謝依婷(精神科專科醫師,目前任職於高雄長庚醫院。) 火熱的多元成家話題 日前,在知名歌星蔡依林的新歌「不一樣又怎樣」MV中,由金馬影后歸亞蕾細膩演出老年同志伴侶在醫療上的艱難處境。歸亞蕾在片中和伴侶相守數十年,卻在危急關頭無法替另一半簽下手術同意書,導致伴侶過世。片中遲來的一句:「她是我妻子。」使許多觀眾感動,也喚醒了更多人注意「多元成家」的議題。...
View Article臉書會深化政治對立嗎?
source:Gisela Giardino 臉書會不會深化不同政黨支持者之間的對立情形?政治學家這幾年來一直在探究這個問題,他們認為,臉書的運作方式可能會使不同立場政黨的資訊被過濾掉,臉書的使用者因而會被困在「政治氣泡」(political bubble)中,只能接收到與自己意識形態相同的內容。現在,臉書自己內部的研究者證實了這項說法,不過,他們也指出,這個問題所造成的影響非常小。...
View Article我們容易受騙,是因為大腦漏洞百出
文/謝伯讓(《都是大腦搞的鬼》作者,時報出版。) 生活之中充滿各種訊息,包括光線、聲音、氣息、味道以及身體接觸等,這些資訊,都必須先經過大腦處理後,才能被我們所用。在面對各種訊息的轟炸之下,大腦拼命完成了任務,也因此,我們才得以感知世界、理解世界,並針對世界中的資訊做出適切的行為反應。...
View Article寫在演講之後──三個傻瓜與脆弱高自尊
記得幾個月前,我寫了一篇關於脆弱高自尊的文章──〈尋找健康的高自尊──《鋼鐵人醫生》告訴我們的事情〉,曾經淺談過關於脆弱高自尊的大小事,不過並沒有很詳盡的說明;在上個月,Z編找我去為「Pansci微型點子對撞機」講一場演講,我才真正把脆弱高自尊的文獻回顧整理過一遍,但是也許有些人懶得花那20分鐘把影片給看完,於是我很好心(?)的把那場演講整理成這篇文章,供大家閱讀。 正片開始...
View Article嚼口香糖可以趕走你腦中的「小蘋果」
世界上99%的人都有這樣的困擾 – 聽到一首歌後,腦海裡就會不自覺地不斷重播這首曲子,怎麼趕都趕不走;像是你是我的小啊小蘋果、我的字典裡沒有放棄、跳針跳針跳針。現在,英國雷丁大學的研究團隊已經找到這個問題的解藥。原來,只要靠著嚼口香糖,我們就可以減輕歌曲在腦中不斷重播的問題,他們也將這個研究結果發表於《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季刊。...
View Article迷失在腦海中停不下來的人
有一陣子,我差點懷疑自己是否有強迫症,因為有時出門後,就覺得門窗沒關緊,擔心剛養的小貓會溜出門,所以出門後又回家檢查,然後再出門後又回家檢查……還好只有那麼一陣子而已。 從前也聽說過熱戀就是種強迫症,因為腦中不斷閃出戀人的身影。只是這種「強迫症」顯然過一段時間就會不藥而癒。 聽說強迫症是非常令人困擾的,我身邊可能有些有強迫性格的人,就是一些完美主義者,不過對強迫症的觀感可能就是來自這部影集吧?...
View Article從溝通分析學派談有效的溝通
photo credit: CC by Vic@flickr 「那個同事好討厭喔,每次他都這樣」「唉呀,工作別想這麼多,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了」,這麼一回,你以為要替對方排解工作上的困難,卻反而讓對方不想回話或甚至更加生氣。或許你會好奇,我明明都有「好好地」跟對方溝通,但為什麼還是有溝沒有通呢?...
View Article人天性容易相信專家?
from: nathanmagnuson 文/洪群甯、蔡宇哲 現在不管看文章或是電視節目,總是會出現一些神奇的稱號,像是真神奇的生活家、XX達人、宅神..等,這些自封或被封的莫名稱號背後都有個目的,就是要閱聽眾接受這些人是個專家,接下來講的內容才容易取信於民。...
View Article塵爆效應:為何傷這麼大,還要繼續罵?
八仙塵爆發生至今,網路上開始出現一些討論,其中有一部分是責難傷者,像是「如果是我,才不會去參加這種活動,根本玩命!」、「主辦單位沒腦、參加的人更沒腦!」等等。雖然,大多數這類的回應下面就會有其他人回應,希望留言者能將心比心,畢竟已經傷這麼大,我們需要的不是罵,而是互相同理。 只是,為什麼這些塵爆酸民要責難傷者?真的只是他們沒有同理心嗎?還是他們可以從責難中獲得什麼? 責怪受害者效應...
View Article色狼出沒,請注意! – 會是基因惹的禍?
基因可能會決定一個人從事性犯罪的機率。 source:Matteo Parrini 基因會決定我們的膚色、身高等外在特質,這幾年有一些研究顯示,我們的性格或許也會受到基因影響。近日,一份刊登於《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iew Article打電動能幫助對抗創傷經驗?
在經歷強烈情緒事件後,不少人會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現象發生,也就是大家會聽到的PTSD。日前八仙塵爆發生後,已經陸續有受害者及照護的醫護人員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現象。這類徵狀當中,最明顯的一個就是不由自主的重新體驗到創傷事件 (intrusive memories),且通常是透過視覺的方式。也就是說,這些人可能常常會閃過創傷事件的畫面。不少研究團隊都著手在探討,該如何協助人們減緩這類的徵狀...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