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恆常性:你看到什麼顏色的洋裝?
文/謝伯讓(謝伯讓的腦科學世界) 你看到什麼顏色的衣服呢? 有些人看到白金相間的衣服,有些人看到藍黑相間的衣服, 下午在我的臉書專頁上做了小小的台灣網友投票統計,發現以下結果(大家可以繼續去 <這一篇> 下面留言投票,我會繼續再做統計更新) N=68(2/27/2015 晚間 6:37 以前的人數) 白金人(看到白色和金色):31 藍黑人(看到藍色和黑色):17...
View Article冉冉上升的希望──致 尋找著幸福的我們
這是一個飄著細雨的元宵節。我和攝影師強者我朋友到了平溪去拍天燈。 在人山人海的會場,聽著主持人的一句句祝福,不外乎又是要幸福美滿的過日子。 十分,真是一個會讓人聯想到幸福的地方。 但是,幸福又是什麼呢?看著飄著細雨的天空,天燈冉冉的上升,我不禁又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我們好像都以為,只要能夠談戀愛,那就會過得比較快樂。...
View Article魔鏡魔鏡,越看越美麗?
你是否疑惑過,為什麼鏡子裡的自己明明美艷動人、英氣逼人,每次卻要自拍個一兩百張才能從中挑出那一兩張來?又或者怎樣拍都不對,只有對著鏡子拍能讓你滿意?先別急著換相機,因為原因就出在鏡子! credit:Christian Holmér/flickr 單純曝光效應(mere-exposure,也稱作重複曝光效應),在1968年由心理學家札瓊克(Robert...
View Article尋找健康的高自尊──《鋼鐵人醫生》告訴我們的事情
這幾天讀了一本書,名為《鋼鐵人醫生》[1],由於覺得這本書實在是寫得很好,所以決定寫一篇文章來跟大家分享。 鋼鐵人醫生,本名許超彥,是一個精神科醫生。他從小到大,都和第一名脫不了關係,也娶了一個漂亮的太太,是人們眼中的溫拿中的溫拿(winner中的winner)。...
View Article政治的意識形態和快樂程度有關?
文/新媒體世代 | What’s Next for New Media 如果被問說,覺得哪個政黨的支持者比較快樂,你當下的反應可能是:阿,快樂與否和政治意識形態有關聯嗎?在美國的發現是,對,政治意識型態和對生活的滿意程度的確有關。...
View Article偉人交流思想?—讀《洗腦:操控心智的邪惡科學》有感
這是一部相當詳實的洗腦歷史書。裡面的內容雖然較為陳舊,但把過去很多懸案、很有爭議的歷史事件回顧了一次,帶領讀者思考「洗腦」是否真實存在。作者在最後的結論,明白透露出,刑求比洗腦有用多了。雖然刑求這件事是違反日內瓦公約的,但很多知名大國在背後都做過相同的事,如美國、英國等,他們不會承認做過這些違法情事。至今,美國中情局與英國軍情五處(MI5)仍持續見不得光的研究與實驗。...
View Article社交媒體,是女性無形的壓力來源?
你在臉書上看到朋友晒恩愛會替他感到高興,但如果看到他在分享自己工作上的不順遂,是不是也讓你感到壓力呢?研究發現,頻繁使用社交媒體的女性,比起不使用這些網路服務的女性,在壓力測驗上分數低了21%。...
View Article睡飽飽,愛愛好
source:Chronicle 一般認為,充足的睡眠和健康有關。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如果女性想要改善性生活,特別要有更多的睡眠時間。 密西根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Michigan Medical School)的卡姆巴克博士(Dr. David...
View Article單身的人更不容易上當受騙?
文/津巴特别多 shutterstock 愚人節惡作劇雖然是每年都會上演的傳統戲碼,但有些人明明知道是愚人節,卻還是一次又一次地上當。有些人好像天生就容易上當受騙。他們就像某些疾病的易感人群。找到易感人群,重點照顧,接種疫苗,就可能防止疾病在人群中的大規模傳播。而找到謊言的易感人群,重點保護,就可能防止謠言在人群中的大規模傳播和詐騙案件的發生。...
View Article腸胃微生物也有時間觀念?! – 為你的腸胃微生物設定一個健康的生理時鐘吧
在我們的腸胃道裡,居住著幾億的微生物群(Intestinal microbes),主要由細菌(bacteria)和原生物(protozoa)所組成。這些微生物的數量之多,在成人體內,平均占重2-6磅 (pound),是成人大腦平均重量的兩倍!更驚人的是,這些微生物已經被證實能夠調控宿主的生理時鐘,甚至是基因表現,因此也有「遺忘的器官」(forgotten organ)或是「第二大腦」(second...
View Article關係中的爭執與修復(爭執篇)
「我真的很恨她,為什麼不能早點告訴我,她的心已經不再我身邊了?為什麼一定要等到最後,留下我一個人,孤單的在這裡活著?」每一個被劈腿的人,總是帶著許多的責怪以及不解,不知道為什麼對方不要自己了?不知道為什麼,我在她心中,已經不再重要了?...
View Article電擊同性戀大腦,改變性取向?!
文/謝伯讓(謝伯讓的腦科學世界) 1972 年,美國的精神病學家西斯(Robert Heath)希望透過電擊大腦來矯正精神疾病。在他眾多病人中,有一位代號 B-19 的病人特別引人注目。這位病人,是一位 24 歲的男性,已出櫃五年(同性戀)、有三年的藥物濫用經歷、癲癇病史、並時常會出現自殺念頭。 西斯「療法」? 首先,西斯在 B-19...
View Article迷戀心理學:有人愛糞便、處女、食人、信教、陰謀論
source:Adam Fagen 評論藝術的人醜態百出 網絡世界是個揭露人心的平台,人們不知不覺會大談個人喜惡和品味,暢談對人和事的看法,更會互相貶低對方的價值觀,好像喜歡一個人、一件物品,彷彿有一套絕對真理。 最近,傳媒報導荷蘭某「整蠱節目」 主持,將價值只有$83港元的油畫,放在阿納姆現代藝術館,聲稱是著名畫家 IKE Andrews...
View Article除了沖冷水,交叉手指也能減緩疼痛感!
Credit- © lisa_L : Fotolia 心不在焉的你拿起身旁的水杯,忘了剛剛才去盛滿接近沸騰的熱水,瞬間手指頭像是被一萬根細針給猛刺,接著一陣腫脹的灼燒感讓你生不如死,即使沖冷水做了處理,這疼痛感卻依然像個鬼魂糾纏著…… 今年(2015)三月發表於《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的一項研究,英國倫敦大學卡莫(Marjolein...
View Article我們怎麼會想要挖鼻孔?
挖鼻孔看起來有點噁心又不衛生,就算大部分人都做過這件事,我們也很少會承認--更不用說其實很多人都曾經把鼻屎放入嘴裡嚐嚐。之前瘋傳「挖鼻孔讓你變聰明」、「吃鼻屎可以增加抵抗力」,這些其實誤植自生物化學教授Scott Napper提出的個人觀點,而這些論點並沒有獲得研究證實,教授拋出的想法則更傾向讓學童集思廣益設計實驗。那麼究竟我們為什麼會想要挖鼻孔呢? 趁四下無人快放進嘴裡嚐嚐… 圖片來源:...
View Article為什麼越抓越癢?
夏天到了,那些嗡嗡叫的小昆蟲又要來強迫我們捐血了!有些人被咬了以後只有一個小紅點,有些人卻會腫一包、還會開始發癢(筆者就是)。 會發癢的朋友們應該都有這個經驗,就是越抓越癢。為什麼抓癢反而不能止癢呢? 抓這裡也癢,抓那裡也癢。source:Van Corey 其實在2009年之前,科學界們一直認為癢跟痛是一樣的感覺,只是程度不同;但是在2009年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View Article別以為都是女孩在排擠人
Photo credit: Psychologies Magazine 文/柯佳宜 編修/蔡宇哲 「如果你跟他當朋友,我們就不是朋友!」 「你知道那個誰被討厭嗎?我們還是不要跟他走太近好了!」 「不要告訴那個誰明天我們下課要去逛街,我不喜歡他加入我們!」 上述這種對話你是否似曾相識呢?這樣的人際處理方式稱為「關係性攻擊(relational...
View Article你想用「大腦觀測器」窺看誰的心?-《為什麼我們經常誤解人心?》
要得知你實際的能力如何,且讓我們從一種極為常見也非常重要的心智判讀行為談起:也就是猜想別人對你的印象。 日常生活中,我們有一大部分的心力都投注於了解自己如何受到別人的評價,以便藉此營造出適當的形象。你的上司是否認為你才智過人?同事喜不喜歡你?部屬聽得懂你的指示嗎?鄰居是否覺得你可以信賴?配偶真的愛你嗎?如果你年輕又單身,那麼更重要的問題也許是:別人是否覺得你充滿魅力?...
View Article我「以為」我最懂你-《為什麼我們經常誤解人心?》
判讀別人的心智雖然不容易,但在日常生活中卻不是太大的問題,原因是大腦對於最熟悉的對象知覺最為敏銳,例如我們最親近的朋友、親戚、同事與配偶。結婚多年的夫妻有時候會說他們對彼此極為了解,甚至能在對方還沒說之前就把話接下去說完。你也許會認為,真正了解一個人能夠讓你和對方心志如一,所以兩人就算一句話也沒說,還是能夠知道彼此心中的想法。朋友、同事與愛人之間,無疑認為自己對彼此內心的了解勝過陌生人。這樣的自信是...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