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潮的科學——《科青的趕時間科學教室》
人體有如大觀園,不過最為特殊又經典的感官體驗,莫過於高潮了。為什麼高潮令人感覺如此舒爽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source:Gerardo Diego Ontiveros 人體的性反應通常分為四個階段:興奮期、高原期、高潮期和消退期。性欲一旦被挑起,大腦就會下令讓血液流向生殖器,心跳和呼吸隨之加快,中樞神經系統全面啟動,把享受的訊號送至大腦報償系統;數千個神經末梢不斷傳遞快感至大腦,進而引發高潮。...
View Article為什麼大多數人不在乎節電 ──節電基隆篇
(本系列文章由經濟部能源局贊助,泛科學策劃執行。) 「我同事的兒子在台X電上班。」 「隔壁老王的兒子要出國留學了。」 互相比較可說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從身高到學歷、從薪水到男女朋友的長相,大家可說是無所不比。但說來奇怪,卻少有人在乎自己和其他人比起來究竟多消耗了多少電,或是省下了多少能源。 隨手關燈雖然已是老生常談,但要在生活中確實遵循卻不是那麼容易。 一般民眾的用電情況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
View Article發獎金給不收賄絡的警察,可以打擊貪腐嗎?——2015搞笑諾貝爾經濟學獎
文 / 球藻怪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經濟學獎頒給了曼谷警方:如果警察拒收違法者的賄賂,就發給他們獎金。根據路透社2014年的報導[1],有兩名警察因為拒絕了3美元的賄賂,而被授予了10000泰銖(約310美元)的獎勵。 等等,這好像哪裡不對?! 搞笑諾貝爾獎經濟學獎頒給了泰國的曼谷大都會警察局,但曼谷警方並沒有來領獎。圖片來源:影片截圖...
View Article海苔熊:親愛的爸媽,你真的懂孩子想要甚麼嗎?
暑假、汗水、夏日戀情,青春的一切一切在這個季節拉開序幕。享受青春或者哀悼青春(誤)之餘,更多時後我們煩惱的是,該如何在美好燦爛及失控崩壞間取得平衡,讓孩子開心,讓父母開心。今晚的【PanSci talk:青春】邀請到專欄作家海苔熊分享:中輟、鬥毆與無限多的男友:看見叛逆背後的勇敢與傷痛。...
View Article幼時的災害經歷,讓CEO更勇於冒險?——2015搞笑諾貝爾管理學獎
2010年4月1日,澄清湖棒球場,統一7-Eleven獅對戰La new熊。熊隊「大師兄」林智勝一局下首打席就從獅隊投手陳逸宸手中掃出一支陽春砲,是他職棒生涯的第100支全壘打,讓他成為當時最少場次達成百轟的本土球員(此記錄後來被陳金鋒打破)。 是年,林智勝以21支全壘打,勇奪年度全壘打王!同年,大師兄被三振的次數是慘不忍睹的105次…… 林智勝 圖片來源:台灣棒球維基館(攝影者Lili)...
View Article張希慈:來場冒險吧!除了學校,你還可以從生活中學習、成長。
「走出舒適圈!」,這是一句我們常聽到的話。只不過說得容易,做起來好像又是另一回事。或許「加班沒時間、回家只想耍廢」只是個藉口,不敢、不會冒險追求想要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原因。今晚的【PanSci talk:青春】邀請到 城市浪人創業計畫 創辦人張希慈,和我們談談:我有資格談教育嗎?(以下為第一人稱演講記錄) 誰有資格談教育?...
View Article好情緒和壞情緒?——腦筋急轉彎:用心理學說故事與知識(2)情緒篇
文 / 台大月光心理社(代表:沈伯郡、鄭澈) 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是最近當紅的皮克斯動畫片:除了劇情有趣、呈現方式新穎外,當中呈現了很多心理學的概念,讓身為心理所學生的我們覺得深深感動,有一股莫名其妙的衝動想要將看到的知識跟大家分享。本文將會介紹腦筋急轉彎這部電影與心理學有密切關聯的部分,讓大家在享受電影之餘也可以學到些知識。...
View Article你不夠善良——科學衝擊哲學?惹火的道德心理學(上)
德國梅克爾處理難民像哲學王 人性善惡是恆久不衰的話題,它從個人生活乃至國際大事,深深地牽動我們的情感與理智,對此爭論不休,筆者屢屢撰文觸碰敏感的道德議題,是相信融入現代科學認知,終可拼湊出問題全貌,改變昔日只從單一學系學派立論的偏見。...
View Article你不夠善良——科學衝擊哲學?惹火的道德心理學(下)
【請先閱讀上篇:你不夠善良——科學衝擊哲學?惹火的道德心理學(上)】 別迷信自己永遠正義 然而更大的問題也來了,假如出現部落與部落之間的族群競爭呢?每個族群都有自成一系的道德信念,不管是來自原始宗教或是道德信條,這些信念難以促成族群層面之間的合作,並且深信己方是正義的,對方是邪惡的。(或:我信的是真神,你信的是假神。) source:Morgan4uall...
View Article張希慈:來場冒險吧!除了學校,你還可以從生活中學習、成長。
「走出舒適圈!」,這是一句我們常聽到的話。只不過說得容易,做起來好像又是另一回事。或許「加班沒時間、回家只想耍廢」只是個藉口,不敢、不會冒險追求想要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原因。今晚的【PanSci talk:青春】邀請到「城市浪人創業計畫」創辦人張希慈,和我們談談:我有資格談教育嗎? 誰有資格談教育?...
View Article我想念我自己--早發性阿茲海默症
文/踢踢 「失去的藝術並不難駕馭,有太多事情似乎定意要失去,它們的失去也不是什麼災難。」 一位在「認知語言界」頗負盛名的教授,但漸漸失去「認知及語言」能力,本來最傲以生存的畢生心血與研究,卻成了發病後最大的諷刺! 茱莉安摩爾以《我想念我自己》(Still...
View Article孕婦請注意!—雙酚A讓肚子裡的女寶寶更焦慮
孕婦媽媽們,妳們家的奶瓶,是那些廠牌呢?四款奶瓶被驗出有微量的環境賀爾蒙-雙酚A(Bisphenol A, BPA),可能會讓肚子裡還未出生的女嬰,長大後容易產生焦慮、過動還有憂鬱症喔 [1]! 讓我們來關注一下鱷魚的陰莖 幾十年前,生活在美國奧克蘭附近的阿波普卡湖(Lake Apopka)的鱷魚,正被一群科學家性騷擾 [2]。以小路易斯 J. 吉萊特(Louis J. Guillette...
View Article絕地救援的火星任務
叫好又叫座的好萊塢科幻片《火星任務》……哦不……《絕地救援》(The Martian)被棒為大導演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十年來最佳的電影,我不僅同意,還想補充上「絕對是」,而男主角麥特‧戴蒙(Matt Damon)真的又創演藝事業高峰,在火星上的獨角戲,演活了一個理性又冷靜又幽默的科學家! 《絕地救援》的原著小說《火星任務》,是安迪‧威爾(Andy Weir)在 2011...
View Article心理師會因為同理個案而跟著跳樓嗎?
文 / 莊博安(全職實習諮商心理師) source:Marco Polidoro 「聽到那麼多難過的故事,你應該需要很多時間排解情緒吧?」A朋友問。 「每天要承擔那麼多痛苦的事情,你也過得很痛苦吧?」B朋友言。 「接到好幾個自殺的個案後,你會不會被影響,也變得很悲觀想自殺啊?跳樓的話要和我說喔!」我的天兵好友如是說。...
View Article當一群聰明的腦袋 聚在一起思考「腦」問題--《科技報導》
作者/陳其暐(科學月刊編輯) 孫以瀚博士,高中就讀於新竹高級中學,大學畢業於臺大植物系,之後前往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成歸國後,以果蠅為主要研究方向,專注於探索果蠅視覺系統發育的分子調控機制。目前孫以瀚博士為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所特聘研究員,在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等領域貢獻良多。...
View Article用腦看漫畫了解腦神經科學
千百年來哲學家絞盡腦汁想要探索腦袋裡的世界,可是一直到近代才有比較可靠的科學方法,破解一些千百年來的難題和謎團。然而,腦科學的原理乍看之下卻深奧難懂,令人望之卻步。幸好有這些腦袋特別聰明的人,能用這種淺顯易懂的方式為我們描繪出腦科學的世界,原來是如此趣味橫生!...
View Article纏繞畫可以舒壓?
文/謝伯讓的腦科學世界 最近走進書店,常常看到滿坑滿谷的的蕾絲纏繞畫,還以為是進到了賣內衣的維多莉亞的祕密。謠傳看蕾絲內衣畫纏繞畫可以舒壓,但是這種說法有實驗證據嗎? 目前看來,似乎證據非常有限。 以「藝術療法」的相關研究為例,2000...
View Article信仰的演化與操控
信仰的演化意義 加強宗教信徒的凝聚力,或達成共同的政治意識形態,常是透過各種洗腦手段達成。[註1] 而無論是宗教信仰或政治信仰,從演化學的角度來看,都屬於一種結合「遺傳」和「文化模仿」的適應能力。 Photo Credit/ Chia-Chun Lin...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