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也要休息!科學研究人員的「職業過勞」危機──《物理雙月刊》
文/常雲惠 |紐西蘭懷卡托大學運動休閒研究所學士後,紐西蘭公務員。目前定居紐西蘭,為科普讀物譯者。 本文編譯自 Commentary: Surviving scientist burnout, Physics Today, 2017, 70.9: 10-11. 作者為 Luigi Delle Site,柏林自由大學 「職業過勞」是急需科學研究社群關心的議題。圖/Cory M. Grenier...
View Article醫師口中的疾病名稱太專業,會直接影響病人的決策?談醫病互動和過度治療
「醫學是門不確定的科學,同時也是門藝術(Medicine is a science of uncertainty and an art of probability)」──威廉 · 奧斯勒(Sir William Osler),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創始者...
View Article心理師的頭腦在想什麼?(2) 在一團迷霧中匍匐前進
可能你也有過這樣的疑問:心理師是不是可以回答所有來談者的問題呢? 因此有些心理師可能常會被詢問像這樣的問題:你和我有相似的經驗嗎(感覺才能了解自己的處境)?你知道我在想什麼嗎(我們其實沒有讀心術)?你年紀幾歲(想知道是否歷經風霜或處在同一個時代)?背後無非是想瞭解,心理師真的能幫助我嗎?...
View Article明明是做科學實驗,卻總有些難以解釋的怪癖和迷信?你並不孤單!
文/謝燦 |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 無數次熬夜,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地做著同一個實驗,然而實驗中起眼或者不起眼的變量和參數實在太多。你開始懷疑一切,開始每次改變小小的一點條件(雖然你可能覺得有些條件根本不應該影響到你的實驗結果),希望找到傳說中的金手指,然後,突然有一天,你竟然奇蹟般地把煎熬了很久的實驗做出來了! 「把實驗做出來那一刻」的示意圖。圖/giphy...
View Article宇宙這麼大,渺小如塵埃的我們還有價值嗎?
文/豬文 圖/好青年荼毒室提供 「當想到我短暫的生命會吞沒於永恆時間,以及我所佔據的狹小空間會消融在陌生的無限空間,我便感到驚慌。」 ── 柏斯卡(Blaise Pascal)如是說 曾經,我們以為宇宙很小,也以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但原來,地球只是繞着太陽走的其中一顆行星,單是太陽系身處的銀河系,已有一千億到四千億顆恆星。...
View Article萬事問 Google 對我們的記憶力有什麼影響?
不論是想知道某個國家的國旗顏色、地球上最大的哺乳類生物、親愛的旅蛙為什麼宅著不出門,各種過去可能要到翻上好幾本書、打電話問遍親友的問題,現在幾乎沒有 Google 一次不能解決的,如果有,就 Google 兩次(但別忘了換個關鍵字啊)。 但你有沒有注意到自己查完資料後心滿意足,卻轉個身就忘記了剛剛查到的內容? 最近 107...
View Article想要控制夢境?讓專業的電一下,召喚「清明夢」降臨吧!
我走在一個陌生的街道上,周遭除了行人之外,還有大大小小的動物一起在行走著,彷彿這一切非常自然。突然間後面傳來轟隆巨響,所有人都開始往前奔跑,我也跟著跑。心臟急速跳著,感受到強烈的恐懼感。 跑著跑著突然意識到,這並不是現實啊,我是在做夢啊,那我幹嘛跑呢?於是停下腳步,坐在旁邊的咖啡廳喝起咖啡來,看著一群人跟動物在奔跑──── 圖/StockSnap @Pixabay 想在夢中為所欲為?不是人人都辦得到...
View Article關心不知該如何表達?效法《深夜食堂》上一道飽含心意的料理,暖胃也暖心吧!
文 / 施亭因 諮商心理師,亦有中餐丙級廚師證照。專長為老人心理、生命意義與悲傷失落、敘事治療。認為心理學是過好生活的實用方法,致力於從日常飲食打造健康身心。經營FB專頁:健康心福廚房 「胃暖了,心就是暖的。」 ────《深夜食堂》 過年時候親友團聚,好事一起同樂;但人生難免起伏,面對有人工作不順遂,有人遭受病痛。無法幫忙解決問題,卻又想支持對方的時候,該怎麼辦?...
View Article利用臉書的動態、鄉民的發文,讓 AI 學習人類字裡行間中的情緒
執行編輯|林婷嫻 美術編輯|張語辰 一組詞、一句話的背後,其實帶有不同的情緒。 圖/freeGraphicToday @Pixabay 「我沒事」到底是什麼情緒? 情緒,是許多疾病和社會問題的表徵。例如有躁鬱傾向的人們,說話用詞有很大的情緒起伏;又如網路霸凌,會反映於社群留言的用字情緒。若能及早偵測到這些情緒,就有機會及時避免憾事發生,而這個任務可透過人工智慧(Artificial...
View Article「迷幻藥」如何在人類歷史中佔有一席之地呢?──《傷風敗俗文化史》
參與史上第一個洗腦事件的大麻 致幻劑中即便是最弱的大麻,都在「反文化」中享有可以解放心靈、開啟感官之門、讓人能產生靈感與新思想的盛譽。這麼看迷幻藥,在歷史上絕對是一種嶄新的視角。正如我們在探究斯基泰葬禮時所發現的一樣,大麻原本是用來維護社會秩序、凝聚部落人心的工具。斯基泰人之後要再經過數千年,大麻才會變成讓某些人覺得礙眼的毒品。 大麻 圖/herbalhemp @Pixabay...
View Article產後情緒低落、夫妻關係衝突不斷?面對「產後憂鬱」你不一定要為母則強
邱似齡 (慈恩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育有三個孩子、自稱刺蝟媽媽,希望能整合生命經驗與學術所學,提出貼近生活的感受與文獻,讓人學習更愛自己與照顧自己。) 這一天,幾個孩子同齡的好朋友聚會,聊起這幾年共同的生產經驗及夫妻生活,大家不約而同地發現,怎麼彼此間的夫妻關係,在孩子出生後的前三年,衝突達到最高峰。...
View Article才、才不是在裝文青呢,在咖啡廳工作真的能激發創造力!──《哇賽心理學》
作者/潘怡格 主編/蔡宇哲(哇賽心理學 創辦人兼總編輯) 隨著暢銷小說《哈利波特》迅速風靡全球,書迷們也非常關心作者J.K.羅琳到底是從哪裡來的靈感,可以寫下這麼生動的故事。根據羅琳的自我介紹,她常在英國愛丁堡的一間咖啡館寫作,慢慢的勾勒出霍格華茲這個充滿想像力的奇幻世界。...
View Article上台很緊張冷靜不下來?不如就 get high 一點吧,表現會更好!──《哇賽心理學》
作者/湯佳樺 主編/蔡宇哲(哇賽心理學 創辦人兼總編輯) 勁藤報名了歌唱比賽,再過 15 分鐘就輪到他上場,他不由得心跳加速,手心冒汗,感到濃濃的焦慮。他不斷深呼吸,告訴自己要、冷、靜…… 「你還好嗎?」同樣報名比賽的忠偉看見勁藤焦躁不安,忍不住問候他。 「還好啦!只是太緊張,想讓自己冷靜點。」面對突來的關心,勁藤有點嚇一跳。 「其實,你不應該叫自己冷靜,相反的應該讓自己更興奮一點。」...
View Article為什麼當意外發生時,旁觀者越多、願意伸出援手的人卻越少?──《哇賽心理學》
作者/潘怡格 主編/蔡宇哲(哇賽心理學 創辦人兼總編輯) 你相信嗎,在人多的地方發生需要旁人救助緊急事件時,很有可能比在人少或只有一位旁觀者的情況下更難獲得幫助,這是為什麼? 圖/KeithJJ @Pixabay 1964 年,美國紐約街頭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事件,一名叫凱蒂.吉諾維斯(Kitty Genovese)的女子在街道上被男子刺殺三次,期間總共有 38...
View Article從害蟲到模式生物,果蠅如何華麗轉身成為實驗室的寵兒?──《昆蟲誌》
從侵門踏戶住你家,到進入實驗室 圖/John Tann@flickr 果蠅很能適應實驗室裡的生活。也許適應得太好了。果蠅的繁殖速度很快(母果蠅能在十天內完成其繁殖週期,繁衍出四百隻甚或一千隻後代)。牠們的遺傳結構相當簡單(只有四到七個染色體)。而且,跟所有的有機體一樣,牠們也會基因突變。 1910 年,哥倫比亞大學的基因學家湯瑪斯.杭特.摩根(Thomas Hunt...
View Article【Gene思書齋】聰明人容易上當的《騙局》
接過詐騙電話嗎?收過詐騙電郵嗎? 之前接過不少電話,說什麼在網上重覆訂購所以要去操作提款機退款,實際上是詐騙集團要領光帳戶裡的錢。剛開始會問候他們全家大小再掛電話,現在已經懶得出聲直接掛掉。他們難道不知道我是月光族嗎? 第一次接到詐騙電話時,天真地去官網找電話號碼打去報警,結果被口氣一個比一個差的警察,從一個單位轉到另一個單位再轉回原單位再轉到另一單位,我終於才恍然大悟,原來詐騙集團也包括⋯⋯...
View Article也許出軌,和你想像的不同──《依附理論系列》
這一次,來談談出軌。(不是圖上這種)圖/wiki 許多人,在交往的時候都會遇到一個議題:「我的伴侶有許多的異性朋友,或是有不錯的異性朋友,會不會有一天背著我出軌?」 沒來由的,許多人就是會有這樣的擔心。面對這樣的擔心,有些人選擇和伴侶大吵,有些人選擇自己悶在心裡,有些人可能會偷偷檢查伴侶的訊息。對很多人來說,男/女朋友和異性友人的互動,總是讓自己在感情裡面,最沒有安全感的一件事情。...
View Article為什麼嬰兒那麼愛哭?──《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嬰兒那麼愛哭的理由似乎再明顯不過:因為他們必須發出飢餓等需求訊號,而且他們不會說話。不過,大多數的父母應該都很樂見嬰兒用比較不惱人的方式溝通,所以我們得好好研究一下,心理學對於嬰兒的哭泣有何解釋。 圖/TaniaVdB @Pixabay 根據佛洛伊德的人格發展論述,嬰兒的心靈是純粹、原始的本我,只有欲望和需求,沒有其他。這個本我沒有自我界限(ego...
View Article